女儿节流行于四川广元一带的汉族传统节日。相传,唐朝女皇武则天的母亲在广元游河湾时遇黑龙感孕,于农历正月二十三日生下武则天。故旧时民间以此日为武则天会期。这天,人们成群结队到皇泽寺、则天坝和嘉陵江畔游玩。妇女们穿戴一新,相互邀约沿河湾畅游,以讨吉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活动曾一度中断。1988年,广元市政府决定恢复这一民间节日,并定名为“女儿节”,将节期定在公历9月1日。
武则天姓武,公元624年生于广元,14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这里。她原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638年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大宗驾崩后入长安感业寺为尼。高宗即位后,复召入宫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立为皇后,逐渐参预朝政。永淳二年(683年)高宗死,太子李显即位,她临朝称制,废李显立李旦为帝,载初元年(690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皇。在她当政期间,进一步打击门阀士族势力,镇压政敌;开创殿试和武举,破格选拔人才;劝农桑、薄赋徭,颁布《兆人本业》以示重视生产;提倡佛教,使寺院经济迅速发展;她晚年派兵收复安西四镇,屯兵边疆,对巩固祖国统一起了积极作用。神龙元年(705年)病重,拥李显复位,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死后谥则天皇后,立无字碑,传为千古佳话。
广元女儿节为纪念则天皇后的文治武功,将大量文物存放在。供人参观。广元因是武则天故居,身价顿增百倍。
“妇女游河湾”,是最具魅力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化活动,这该是广元女儿节的重彩浓墨来描绘的篇章。1988年首届女儿节,女皇祀庙皇泽寺前的嘉陵江水域正是杨氏当年感龙孕而生武则天的“利州江潭”处。那届女儿节在利州江潭上布满了彩船,龙游凤翔,热闹非常。皇泽寺前是人海如潮,嘉陵江两岸是一片欢声笑语,广元女儿们身着节日的盛装,她们在载歌载舞地欢庆自己的节日。这独特的汉族民间盛会引起了来广元参加商品交易会的众多客商们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就因这独一无二的“游河湾”,使“广元女儿节”在众多的文化节日中脱颖而出而一炮走红,并很快天下尽知。
“游河湾”是广元特色,是其他地方没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之后的几届女儿节举办中,“游河湾”是女儿节的主打项目,特别是九一年女儿节的“游河湾”,那龙凤二舟各牵引着十余艘彩船在嘉陵江上逶迤而行,彩船上是身着民族艳丽盛装的歌舞群众,还有龙灯狮舞采莲船在舟上助兴。江面上歌声如潮,两岸笑语连天,可谓气势辉宏,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倾倒四方游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