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奉节经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重庆市的正确领导下,奉节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移民迁建和重庆直辖等重大历史性机遇,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一、综合经济
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第一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亿元,比上年增长5.3%;第三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为31∶25∶44,按常住人口计算,实现人均GDP达3957元,比上年增长13.77%。
2004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49.0万人,比上年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33.19万人,比上年增长2.8%;第二产业6.76万人,比上年增长3.0%;第三产业9.05万人,比上年增长3.7%。城镇从业人员12.44万人,新增从业人员0.5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5%。
二、农村和农业经济
奉节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红苕、洋芋、小麦、油菜、蚕茧、烟叶、蔬菜、药材、水果、茶叶等。2004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农业总产值1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粮食总产量42.91万吨;林业总产值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牧业总产值6.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生猪出栏72.05万头;渔业总产值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一批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汀来泡菜、荣兴兔业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已达到规摸以上。2004年末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达26家,比2003年新增10家。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
三、工业经济
奉节工业以移民迁建和对口支援为契机,实施破产关闭,加强资产重组,淘汰了一批规模小、污染大、亏损严重的落后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建材为骨干的工业产业。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规模以下工业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煤炭行业,一直保持着产销两旺的大好势头,销售价格一路上扬,经济效益节节攀升。全年完成煤炭产量433万吨,比去年增长31.6%,创历史新高。民营经济不断壮大,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主导地位日益增强。全年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7%。个体工业和工业企业共2743户,其中个体户2504户,企业239户。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97.9%。
近年来,在库区移民的推动下,建筑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移民迁建任务基本完成后,建筑业平稳发展,增幅有所回落。2004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25亿元,比上年下降12.7%。年末建筑企业26个,新增8个。建筑业从业人员0.46万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面降温,投资结构更趋合理。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01亿元,比上年下降21.6%。随着移民迁建工作进人尾声,固定资产投资告别了几年来的持续高位增长的基本格局,投资结构由移民住房迁建转向扩大再生产性投资。农、林、牧、渔业投资0.38亿元,工业投资7.34亿元,交通、邮电业投资5.44亿元。交通邮电业投资成为投资增长的又一新的亮点,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32.3%,占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7.2%。
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渝巴路、长江大桥、万宜高速公路奉节段相继开工建设构筑起安全、快捷的交通网络。青莲溪水库、天然气工程的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2004年全县2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总额10.6亿元,竣工项目17个。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建设工程都进人实质性阶段。全年民间投资8.6亿元,比上年增长54.5%,提高40.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43.0%。
五、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
奉节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运输能力大幅提高。2004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6316公里,农村公路通车率达84.4%。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9289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0.4%。客运周转量9927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91397万吨公里。
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迅猛,电话普及率不断提升。2004年实现邮政电信收人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年末拥有电话用户21万户。固定电话8.53万户,比上年增长0.3%。移动电话、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电话用户12.5万户,比上年增长16.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4.5部/百人,覆盖率达90%。
六、消费市场和利用内资
奉节消费市场销售活跃。200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批发零售业9.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餐饮业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3.1%。
商业设施建设日新月异。通过移民迁建,一批现代化商场、超市、市场先后建成并投人使用,以县城商贸为核心,集镇商贸中心为重点,城镇商业为基础的城乡贯通的流通市场网络初步形成。批发零售定经营网点个数达8247个,营业面积达98.9万平方米,从业人员4.73万人。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利用境内资金继续增长,2004年招商引资2.5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到位资金1.4亿,投人建设5500万元。
七、环境保护和旅游
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力度加大,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新建污水处理厂3座,日处理污水能力4.5万吨;垃圾处理厂1座,日处理垃圾能力300万吨。完成城镇污水处理率1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9.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8.22%,人均绿化地面积4.2平方米。
景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产业成果显著。2004年共接待旅客98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旅客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人1.88亿元。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人平稳增长,财政支出合理控制。2004年实现财政收人2.3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180%,财政支出在保证工资支出和社保、教育、卫生、农业等专项资金足额如期到位比上年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合理打紧开支,全年财政支出5.1亿元,比上年下降32.4%。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金融业运行平稳。200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80亿元,比年初增加45512万元,增长15.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38亿元,比年初增加4741万元,增长2.9%。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