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州灵岩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寺庙古建筑。位于河北省蔚县,是蔚州古寺名刹之一。寺院占地面积6682平方米。现存寺庙建筑殿宇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以及禅房僧舍数十间。
灵岩寺位于蔚县城鼓楼西街,座北朝南,占地面积6682平方米。原寺院布局从南至北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分布在一条轴线上。东西为钟、鼓楼、配殿、禅房等。现存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及禅房僧舍数十间。规模宏大、气势不凡。
天王殿为单担歇山布瓦顶,面三进三,平面呈方形,殿内无金柱,七檩六架,栏额与普柏枋呈“丁”字形,斗栱为重昂五踩斗栱,转角为鸳鸯交首栱,斗栱之上未用蚂蚱头,皆用齐心斗。梁架上为“雅伍墨”彩绘,栱眼壁内皆绘水墨蟠龙。
大雄宝殿为单檐庑殿布瓦顶,面五进四,五架梁前后均出前步廊,檐下四周置五踩斗栱。殿内置精美天花和斗八、斗四藻井。天花上彩绘“佛教八宝”、“飞鹤”、“花卉”图案。藻井三座,顶内绘彩龙。殿内栱眼壁内绘水墨蟠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前檐下置五抹落地隔扇,为三交六碗菱花心。
配殿位于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单檐悬山布瓦顶,面三进三,五架梁。禅房十余间
据《大同府志》记载:“蔚州灵岩寺元末毁,国朝正统六年敕赐重建”。经有关专家研究,灵岩寺现存的天王殿为元末、明初的建筑。大雄宝殿为庑殿顶、梁架结构、彩绘藻井具有明代典型的官式做法,应为大明正统六年英宗皇帝敕赐重建之物。而且是大明正统年间蔚州籍司礼监王振奏请英宗皇帝敕建的。真可谓藻井华丽、彩绘精细、殿宇辉宏、气势雄伟。不愧为蔚州名刹古寺之一。
作为实用目的的粮仓,外表自然朴素无华,省却了很多雕饰和规格上的要求。建筑均为硬山顶,其中东仓的西门、南仓的北门(均为面朝院子的方向)出抱厦,似仅供门口遮挡风雨之用。东正仓、西正仓则为五开间,前方出围廊,等级更高些。这些建筑屋顶都开出类似近代上海老虎窗之类的气窗,由于粮仓内要求封闭以保持干燥,便于储存,同时也需开小窗通风,以防虫蛀或腐烂变质。
东西正仓之间的仓神庙,似乎是常平仓建筑群的核心,用于祭祀守护粮仓的神。仓神庙位于高台之上,为硬山卷棚顶勾连搭建筑,北面屋顶也开有气窗,南面卷棚顶部分类似抱厦,实则应为戏台之用。古代在特定的日子里祭祀仓神,应该也会组织演戏,以娱神仙,求其保佑粮仓安全,百姓足食。朴素的建筑群,寄托了百姓朴素的生存哲学,反映了古人为实现繁衍生息付出的艰辛努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