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空心面

家乡区县: 贵州省绥阳县

 遵义绥阳空心面,又称为“手工盐面”、“空心盐面”、“银丝面”等等,流传于民间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当地有名的特产。早在明清时期就以独特工艺和鲜美风味成为贡品。“条条银龙游碧水、颗颗油珠泛玉波、阵阵清香扑鼻来、口口美味牵肠肚”,空心面系纯手工制作,无任何化学添加剂,细小如丝,色白如银,中空,味咸,入锅久煮而不烂,细嚼绵软有劲,细嫩爽滑,并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清淡煮食,特别适应中老年,孕产妇,婴幼儿补充营养之用。空心面制作时采用当地的精制面粉,加上适量香油、以及用纯土鸡骨泥熬成的汤加上少许盐拌和后,揉成细条,两头穿小棍,使油盐充分渗透后,挂高架上,用双手慢慢下拉,拉到一定程度面条便形成空心,再让其自然下坠,晒干只取中间空间部分,即为空心面。制法全靠人工操作的技巧。沿用传统的“揉、搓、盘、缠、开、赶”的做面工艺和纯绿色原料配方,经过七十二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经现代科技手段消毒杀菌,精心包装而成。
  绥阳空心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唐朝末年,在绥阳县城附近的保林村,有了空心面的生产,经过数十代人的不断探索和技艺的改进,工艺日趋成熟和完善,其产品自宋代就走向市场,很快风靡华夏大地,受到皇室的关注,到了元明清时期已成为敬献皇上的贡品。绥阳县洋川镇黄家塆有一位清朝咸丰癸丑年进士张昭,时任北京宛平县令,每年都要从老家运去数担绥阳空心面进献咸丰皇帝。1981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贾苏所著《贵州名产》一书介绍:“绥阳空心面在元朝时就远近闻名”。1988年,绥阳空心面在参加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名、特、优、新产品的评选中,因其特殊的工艺和对人体的多种功效而受到评委的一致叫好,被授予银奖。从此,绥阳空心面更是名扬海外。

  绥阳空心面,纤细如发丝,中空可吹泡,其外观生似银丝,熟如汉玉,不虚“白如雪,细如丝”之美称。煮时水宽面少,恰似根根游龙,而且入锅久煮不烂,加上各种佐料,吃起来更是清香扑鼻,精美可口,色、香、味俱上乘。吃后剩下的面条,还可以第二餐回锅,不稀不稠,依旧舒心爽口。据专家考证,绥阳空心面的营养价值极为丰富,是饮食中养颜长寿的上品。由于空心面柔嫩细滑,滋润易化,健脾养胃,营养极佳,故老幼皆宜。绥阳空心面的种种特殊功效,其身价日益提升,特别是元明清成为皇室贡品后,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现在,所有有绥阳空心面销售的省市,广大消费者都把绥阳空心面作为居家待客和馈赠亲友的佳品。绥阳空心面凭借优秀的品质和极高的营养价值占据市场,成为经久不衰的俏手货,自清代以来直至现在,远销英、法、意大利、葡萄牙、挪威、日本、东南亚各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内外人士欢迎。1986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贵州一览》丛书在介绍“风味食谱”栏目中,把绥阳空心面列入首篇,进行了详尽的叙述。绥阳空心面,已成贵州有名的特产之一。

 

我ai你(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