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南“甘肃天水”

家乡区县: 天水市秦安县

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城、北道两区,总人口328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大地湾遗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雕梁画栋,古柏森森。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荟萃了从公元4世纪末到20世纪,约1600年间的7800余尊塑像,并与大像山、水帘洞、拉梢寺、木梯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艺术走廊”。同时,环绕麦积山方圆数十里分布的植物园、仙人崖、石门、净土寺、曲溪和街子温泉渡假村,共同组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与自然秀色交相辉映,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人。

天水市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适宜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长,为全国十大苹果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达26.2%,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天水不仅有昔日辉煌,改革开放的春风更使勤劳勇敢的天水人民焕发出无限的改革热潮和发展活力。今日的农业以实施种、养、加“六个百万工程”为突破口,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林果、畜牧、蔬菜、农副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天水是全国著名的五大电器工业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了机械、轻纺、电子三大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一座西北电器城正在崛起,名牌战略格局正在形成,工业结构高速发展和产品的进一步升级换代正在实施;五横三纵省道国道及市区环形交通的贯通,天兰、陇海铁路复线的筹建,通讯网、电力网的扩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对外交流融合日益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使天水这片古老的黄土地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

行政区划

至2010年12月31日,天水市下辖秦州区、麦积区两个市辖区,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个县,面积14392平方千米,总人口363万。

秦州区 面积2442平方千米,人口67万。区人民政府驻大城街道。邮政编码741000。(2005年以前叫秦城区)

麦积区 面积3452平方千米,人口61万。区人民政府驻道北街道。邮政编码741020。(2005年以前叫北道区)

甘谷县 面积1572平方千米,人口62万。邮政编码741200。县人民政府驻大像山镇

天水市地图

武山县 面积2011平方千米,人口44.28万。邮政编码741300。

秦安县 面积1601平方千米,人口62万。邮政编码741600。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

清水县 面积200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邮政编码741400。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武山县 面积2011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74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面积1311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7415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张家川镇。

王红艳(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