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鸿伟和他的海苔饼

家乡区县: 浙江省临海市

    每当节日快到了的时候,管鸿伟的紫阳九九海苔饼又畅销起来了。
    他每天6点钟起床,晚上10点多睡觉,期间一直不停的坐在那做海苔饼,可是不管他多么努力地做,海苔饼总是供不应求的。
    做海苔饼的历史,要推到2005年,那时紫阳街上需要开设一些临街的店面,他就和妻子结束在外打工的生涯,回到家中做起海苔饼的生意。
    事实上,他的这些手艺,得益于父亲管子欲的教授。管鸿伟的父亲从14岁起就在紫阳老街上有名的食品糕点店——“同受和”学艺,一辈子从事食品工作。管师傅管子欲,相信很多老临海人都知道。
后来,父亲故去后,母亲在整理东西时,发现了遗留下的一份海苔饼的配方资料,就让管鸿伟“拿去用”。于是,管鸿伟的海苔饼店就这么开起来了。
    小店新开,一开始光顾的人并不多,“那时,我一天只用掉0.5公斤面粉。”为了推广海苔饼,管鸿伟用了不少心思。
    最初,他的海苔饼直径在10厘米,要1元钱一个。这么一个圆饼,很多老年人一次都吃不完,便有人向他反映。他想了想,就把海苔饼做得小一些,直径在7厘米,售价0.5元一个,实惠且方便,立马得到大家欢迎。附近其他几家做海苔饼的店家,得到启发,纷纷效仿。
    海苔饼的大小解决了,口味也受到了考验。按照原先老配方做出来的饼,一些老人家嫌甜了,于是他就综合老年人、年轻人的口味,改变配方,制造出适合大众化的口味,“年轻人喜欢甜的,老年人喜欢淡点,这些我们研究配方的时候都要考虑到。”他甚至还根据不同的人群,制作出无糖海苔饼和素食海苔饼。
    此外,由于季节变化,冬天太冷,馅料会冻着;夏天太热,面团容易流油,都不利于海苔饼的良好口味。因此,不同的时节,管鸿伟制作海苔饼的配方也会跟着有所变化,“海苔饼口味的好差,关键取决于面粉和馅料。”为此,他的饼也以“口感酥松,料多实在”著称。
    “好的海苔饼,馅料里海苔的分量和质量很重要。”管鸿伟说,他曾经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海苔供应商而大伤脑筋。去年10月份,他原先储存的海苔原料用完了,便去外地重新购买。哪知,原来的供应商恰巧也没货了。这让管鸿伟心生焦急,去当地市场挨个询问,最终在他人介绍下,找到一家,“那人说货有,就是有点贵,我当时就表态,贵点没关系,关键是质量。”而当他闻到海苔香味的一刹那,立马就决定购买了。用这种海苔做出来的饼,香味浓郁,不少老顾客都反映,比原先的海苔饼还要好吃。
    就这样,他的生意越做越好,还会有些人特地打电话来要他寄去外地,有些时候都要提早十几天才能预定到。

lihaijing(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