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长江支流岷江支流大渡河支流,主源为宝兴河,发源于邛崃山脉巴朗山与夹金山之间的蜀西营(海拔高程4930米),流经宝兴在飞仙关处与天全河、荥经河汇合后,始称青衣江,经雅安、洪雅、夹江于乐山草鞋渡处汇入大渡河。青衣江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名叫青衣水,又称沫水、大渡水,以青衣羌国而得名。流域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夹江千佛岩等许多文化遗迹留存,旅游资源丰富,有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上里古镇等旅游景点,流域内水力资源丰富,有玉溪河引水灌溉、龟都府水电站等水利设施。
青衣江从罗坝开始,沿河次第出现了义公坎、中保坎、史河坝、上坝和下坝一连串河谷平原。此段有南来的花溪河于止戈乡上游附近汇入。从花溪河口继续下行.青衣江滩涂与岔河更为常见青衣江在乐山市与大渡河交汇处,过洪雅县城后,江面最宽处达600米左右,在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石面渡引水工程的进水口位于稳流段内。当流经木城乡,至夹江县千佛岩一段,已难以辨认主流,岔河如网,入峡方束,势若龙腾,千佛岩峡长约1公里,左岸系厚层砂岩,自隋唐以来即刻有大小摩崖佛像2400余尊,为本流域唯一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历代名人题刻赫然岩端。青衣江在夹江县境长约33公里,俗称焉江。此段至草鞋渡河口累计河长约49.4公里,系江面最宽段和水流最缓段,青衣江现存最古老的跨流域引水工程牛头、江公二堰即位于此段。这两条古堰托出了青衣江中下游无坝引水工程的共同危机:凸岸易淤,凹岸水位下跌,构成了今日的一大隐忧。青衣江在草鞋渡汇入大渡河,大渡河又于乐山城南涌人岷江,形成了“三江合流,浩淼无际”的宏伟景观,托出举世闻名的乐山风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