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1872年4月2日-1955年2月9日),字表方,四川省南充县中和乡(今西充县莲池乡)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同盟主席。1909年起参与立宪运动,1913年4月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1919年支持新文化运动,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张澜出任主席。1954年张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同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2月9日逝世,享年83岁。
张澜这个名字首次被人们知道,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他英勇地领导了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的一生。
中华民国成立后,张澜当选为国会众议员,结识了蔡锷。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起义,率军北上,张澜同志联络川军师长钟体道立既响应,在南充宣布独立,全川继起声援,袁贼的所谓“洪宪”帝梦迅即在全国声讨中幻灭。张澜同志以一介书生,敢于冒险犯难,率先支援蔡锷将军的义举,实是近代史上的一页灿烂篇章。
张澜同志早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宏文书院学师范。日本的维新富强与教育事业的发达,对他启示颇大。他因在中国留日学生中主张变法立宪,被清政府驻日公使视为大逆不道,押送圆国。他回国后,积极献身于教育事业。他在创办南充中学时期,倡导学用结合,除普通中学外,增设农、工、医及师范等职业班,附设农场、工厂、医院供学生实习。他办的新式学校.对当时四川教育的革新起了先锋作用,吸引了大量进步青年前往就学,其中包括朱德、罗瑞卿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