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致可以总结一下《爱情公寓》成功的要素。
首先,是导演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个好的电视剧,除了扎实的剧本外,就是导演的水平。而从各方面得到的资料来看,80后导演韦正对待拍摄的严谨程度可用"可怕"二字形容,甚至连演员的每个句读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他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拍电视剧就像跟观众谈恋爱,你投入多少感情进去,是真心还是假意,观众都能感觉得到,骗不了人。"而《爱情公寓》也恰恰是以"慢工出细活"而闻名,显然导演的付出是有回报的,观众对导演的这种认真相当受用,我想这正是《爱情公寓》能一炮而红的原因之一。
一种很认真的态度在拍,而且也可以看出它在努力翻出新意,努力尝试加入中国自己的特色进去,虽然也许添加得一般甚至拙劣,但也足见其诚意,很多明星扎堆的电视剧甚至还做不到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敢吃螃蟹的电视剧,把一大批对电视剧失去兴趣的年轻人又拉回了荧幕前,这不啻于中国影视业的福音,它告诉中国影视工作者,这片年轻人的领域充满着机会,只等着有能力的人来进一步开发。但它同时也是一个警告,借鉴国外的经验固然可以,但抄袭的模式终究是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更具原创性的本土影视剧。
然而正因为如此,我越看就越觉得不对味儿了,这样搞下去,一个公寓十个房客,除了张伟和羽墨,其他全都成配对了,各有各的二人世界,虽然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爱情公寓果然是个恋爱的风水宝地,可这样故事还怎么说下去?第三季就因为关谷和悠悠的恋爱,编剧似乎只能不断给他们感情日笃的戏份,行动上必须要把他俩拉到一起,两个人的活动力受到束缚,彼此都不自由,明显就不如前两季的笑料多。
但对主创来说,第二种方案大约是没办法用的,因为这不符合中国人"好马不吃回头草"的观念。中国人对爱情的态度就是,一旦爱了,就是奔着一辈子去的,如果分手了,彼此相见已如寇仇,别说做朋友,能不打起来就不错了。像老外这种今天试一下这段感情,明天又换一种,后天说不定又腆着脸去和前前前女友复合了的尝试性爱情态度,中国人是无法接受的,观众更偏好的是金童玉女式的浪漫爱情。
另一个原因,我猜想是因为环境的不成熟。虽然《爱情公寓》出手不凡,一下子就为这种拍摄模式在中国的第一次运用建立起了相当的高度,赢得了广泛的口碑,但在整个大环境来看依旧是一个另类。我对电视剧的商业运作不熟悉,所以不清楚这种大环境的不成熟对主创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我至少知道一点,任何事物,缺少一个成熟的环境,单凭个人的打拼,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导演也曾表示过,直到第二部成功播出,他依旧担心外界能否接受这种电视剧模式,而质疑之声也一直不绝于耳。
虽然第三季是主创们宣传力度最大的一部,而且整整一年的制作也足见其诚意,但在很多方面反而显出了一种用力过猛的失误。首先是台词上,功力明显比不上前两部,小幽默前所未有的多,但这些包袱的力度均显得有些疲软,笑点不高不低,如一大块肉被切得只剩碎肉末,缺乏嚼劲,让人笑得极为勉强,有时十个笑点还抵不上前两部的一个笑点。其次是演员的表演也有用力过猛之嫌,前两部的表演都是恰到好处能让人笑,但这一部却是表演得有些过分夸张,反而让人笑不出声。而且第三季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态势,就是开始被潮流牵着走了,前两季虽然有对流行的段子进行借鉴,但都出现得比较自然,还进行了一定改动。到了第三季则不然,"亲"、"你妹"这些不算是段子,充其量只是流行语的东西,观众已经在平时听得太多,《爱情公寓》根本不应该再用,作为笑点来说毫无意义,不会有观众买账。
《爱情公寓》的招牌之一,就是对电视剧里的一切规则定律进行颠覆、嘲讽,但恰恰是在第三季,它自己又陷入了另一种规则进去,那就是片面理解这部剧"新潮"的意思,真正的新潮应该是自己开创潮流,而前两季也基本做到了,但到了第三季就变成了对潮流的盲目跟风。这简直跟现在打着"接地气"口号的春晚小品没有区别。
而就第四季的情况来看,可喜的是,在喜剧性上的状态回升了,但不幸的是,编剧前几季对人物性格的良好把握似乎突然失控了。这个问题,从第三季开始已经有了一点苗头,而第四季则愈演愈烈,屡屡有违背人物性格的情节出现。曾小贤在诺澜和一菲两人间的选择已经让人大跌眼镜,之后的一系列举动更使他获得了"渣男"的称号。原本观众称他"贱"是带着一种玩笑、同情,"好男人"才是他的真正标签,结果第四季他的一系列失常举动,几乎将"贱"坐实了。而诺澜这一人物的加入除了拖长剧情外,看不到有任何必要,反而使得小贤和一菲的形象双双崩坏,情节的展开也变得莫名其妙、不可理喻。根据本人私心揣度,是因为编剧在故事进度的安排上出了偏差,如果就几个主角的感情进度来看,故事讲完还凑不满一季,只能不择手段地通过各种意外事件拖延故事进程,硬生生凑够24集,却无视了故事的合理性,结果就造成了人物形象的变形走样。另外,人气高涨带来的各种赞助,也使得剧中的植入广告越来越多,虽然主创们相当有自嘲精神,借剧中人物之口说"这一集赞助怎么这么多",但过多的植入已经影响到了剧情,也在挑战观众的忍耐极限。从这一点来看,《爱情公寓》终止于第四季未必不是好事,趁着人物形象尚未完全崩塌,趁着植入广告还没占据整个公寓,就让故事结束于最美好的一刻,依然能成就中国影视剧历史上的一道传奇。
无论褒或贬、是或非,这部从诞生起就注定创下历史的电视剧,也许即将迈向迈向终点,至于还是否会有再次出发的时候,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正如一位网友说:"《爱情公寓》,你喜欢它也好,不喜欢它也好,都不能否认它是一部用心之作。"尽管有种种遗憾,对《爱情公寓》来说,它已然创立了标杆,只待后继者的超越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