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以维护产品形象并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策略。
饥饿营销已经成为当下某些公司极好的销售和市场推广手段。饥饿营销的大成者是苹果,中国的小米也学得不错,但是也有许多失败的实例。其实饥饿营销并不是新鲜事物,例如服装业的限量版就是饥饿营销的一种手段,要运用好饥饿营销,就要深刻理解饥饿营销的本质。
近几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匹黑马“小米”手机,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席卷整个手机市场,并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成绩。小米手机的创始人雷军利用的就是“饥饿营销”策略,一步步将小米引入市场。在小米首批发布时,小米公司对其手机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分别在款式、性能、配置、价钱做了一个推广宣传,并且利用天猫、淘宝等网络购物平台发布限时抢购,当时小米是没有实体店的,这无疑看中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并且这种销售渠道给人造成一种货源紧张的假现象。刺激了消费者市场,使得更多的人去选购小米手机。
小米手机“饥饿营销”策略的成功应用,表明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策略进行产品推销,但是要注意适当运用,饥饿营销并不是一定成功的,也有负面影响,表现如下:
(1)客户流失
若企业过度实施“饥饿营销”,可能会将客户“送”给竞争对手。企业如果在饥饿营销中实施过度,把产品的“虚”价定的过低导致消费者期望过大,另一方面又由于企业把产品供应量限的太紧,使得超过消费者等待时间或者可承受价格,令消费者“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从而转移注意力,寻找其他企业的产品。
(2)品牌伤害
“饥饿营销”运行的始末始终贯穿着“品牌”这个因素。首先其运作必须依靠产品强势的品牌号召力,也正由于有“品牌”这个因素,饥饿营销会是一把双刃剑。剑用好了,可以使得原来就强势的品牌产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将会对其品牌造成伤害,从而降低其附加值。
(3)排斥顾客
“饥饿营销”的实施是建立在消费者求购心切、求新求快的心理上的。企业在产品推广初期,利用短期内的信息不对称,人为地制造产品供应紧张气氛,造成供不应求假象进而加价来实现丰厚利润。随着消费者对信息的掌握了解以及消费心理的成熟,消费者会对此做法越发麻木;尤其当模仿产品出现并利用这一策略时,消费者就会看穿谎言。
综上分析,要正确运用"饥饿营销"这一策略,否则后患无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