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四十八村”华丽转身

家乡区县: 沧州市献县

在河北省献县,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名,说他特殊,因为她不是某个村庄的名称,而是一个集体的概念,是众多村庄的合称——这就是四十八村。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它是献县苦难和贫穷的代名词。 

“四十八村”位于献县西部,地处滹沱河北大堤以南,滏阳河以西,滏阳河与滹沱河汇流的夹角地带。包括张村、临河、小平王三个乡的48个自然村,“四十八村”又被称作“献县泛区”,面积173平方公里,其中心点距县城21公里。 

关于“四十八村”的情况,有一首民谣作了概括地说明。

陈家庄北边挨河口,

古庄的人们卖香油。

贾庄桥有伙修桥的匠,

王庄出了个举人头。

八里庄新起桥一座,

大章赶庙是两头。

万家寨的好外出,

贾庄打盖帘儿集上卖。

文都村栽种果木树,

文大夫搬家到枝头。

李谢爱把园子种,

要吃豆角儿上堤口。

杜凌花出了同乐会,

双村南边是天平沟。

冯庄的乡亲卖山药,

抛军哨好象望天猴。

刘庄村子一掐火,

参军镇的苇子没有头。

小平王的人们编蒲囤,

祝庄有伙儿吹鼓手。

权寺出了伙儿泥瓦匠,

张支根有个李星武。

梁家庄,一个头,

三角祖先冉伯牛。

富庄有个张大炮,

张村本是九个头。

临河修起庙一座,

李家疃的当会头。

尹官的人们卖花样,

河堤南边儿是横头。

石家疃的织褥面儿,

十字大街元昌楼。

路庄常把带子卖,

王家庄的烧饼没有油。

镇上出了个“燕子李”,

关尹庄起了两座大高楼。

但是,现在沿着献县北大堤进入“泛区”,两侧绿木葱茏,禾苗茁壮,一路引领我们来到闻名的“四十八村”。这片曾经常年洪水泛滥,以“贫穷”和“乞讨”出了名的土地,目前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四十八村”快速兴起,从饱暖到富裕,实现了很华丽的转身。

刘双双(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