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古镇洪阳德安里

家乡区县: 广东省普宁市

方耀故居即德安里

国家AAA级景区

  在普宁市洪阳镇区东南,为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陆续用二十年时间建成,包括老寨、中寨和新德安里,及绍园。老寨建筑格局为“百鸟朝凰”,中寨和新德安里为“四马拖车”,三寨相连,房屋773间,外置护寨河,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广东省内罕见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

 

  德安里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区东南,为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陆续用20年时间建成,分“老寨”、“中寨”和“新德安里”三部分。

  建筑格局老寨俗称“百鸟朝凰”,中寨与新德安里为“四马拖车”,三寨相连,房屋773间,外置护寨河,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

  德安里的建筑,集潮汕民居建筑的大全:大祠堂、三厅亘、五间过、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五壁联、独脚狮等。在潮汕见不到或罕见的建筑形式,在这里都能看到。

  德安里整个建筑组群由三部分有机联系组成,每一部分又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富于特色的建筑组群,一组“百鸟朝凰”、两组“驷马拖车”,每组里面又有多座独立的造型结构,各具特色而又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建筑物。德安里老寨和中寨坐西朝东,新寨坐北朝南,老寨建筑格局为“百鸟朝凰”,中寨和新寨建筑格局为“驷马拖车”。建筑形式保持了晚清典型潮汕村寨特色,寨内又有洋式建筑,有继承,也有发展。德安里虽历沧桑巨变,但整体建筑保存较完整,其规模之大,构筑之精,式样之全,造型之美,堪称潮汕建筑艺术的奇葩。它以其罕见的建筑布局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被编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民用建筑教科书中。

 旅游要点

  阿婆祠(方氏家庙)位于新寨南侧,约建于1901年,建筑面积489.83平方米。方耀亲生子方廷珍(即方十三)为祠其生母余寿坤而建,俗称“阿婆祠”,广东巡抚刚毅为之题序。后因方廷珍众兄弟(方耀收养的儿子)反对,其母未入祠。建筑格局为三厅二天井,民间俗称“三厅亘”, 祠内抬梁式木雕构件以及浮面石雕华丽精美。解放后被作为粮食加工厂,建筑物细部毁坏较大。该处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计划在适当时间收回修缮,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参观。书斋位于老寨北侧,从德安里兴建后至民国期间,一直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德安里内保存较完整的原汁原味的清代书斋。德安里的创建人方耀一生非常重视教育。方耀任潮州镇总兵期间,他充分行使手中的权力,推动地方教育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在潮汕地区,由方耀修建或督建的书院有几十所,乡校和私塾上百所。建校资金基本都是由他拨款、捐资或集资筹建的。今天汕头著名的金山中学,就是方耀在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创建的。方耀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同样非常重视,他有一句名言是:“世上几百年旧家莫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老寨的书斋就是方耀为子孙后代营建的私塾,民国时期更名为“维德学校”,解放后曾作为“普宁一中”的教学场所。是又一处方耀重都兴学的历史见证。

老佛爷(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