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城南新区:一座崛起的新城近几年来,德江县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加快推动城市建设和产业建设,全力以赴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2011年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德江排名第47位,比上年提升15位;在铜仁市生产总值增速评比中,德江排名从2010年的第7位升至2011年的第2位。展望未来,德江县信心满怀。县委书记张珍强、县长李云德表示,将全面建成实业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早日建成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早在2010年初,德江县新一届县委、政府提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目标,通过10年时间打拚,把德江县城建设成为30万人、40平方公里的黔东北中心城市。一时间舆论哗然:德江县地处黔东北腹地,就当时而言,一无高速,二无铁路,地处偏远,发展滞后,何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德江县决策层自有看法,换个角度看,区位劣势也能变成优势。翻开贵州地图,德江县正处于黔东北中心地带,辐射周边铜仁市西部5个县和遵义市东部部分县。近观德江,县内地势平缓,可建设用地达上百平方公里,用地条件优越,且水源充足;另一方面,有一定的城市基础,县城建成区已超10平方公里,人口逾10万。更为关键的是,德江县决策层更为超前地意识到,独特的区位让德江成为未来交通格局的枢纽之地。彼时,过境德江的杭瑞高速即将开工,另有数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规划经过德江。面对人们的非议,德江县不争论、不动摇、不懈怠,埋头苦干。2010年、2011年、2012年,德江县连续两年,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城市规划。“这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德江城市规划经费总和。”德江县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形势逐渐明朗。根据相关规划,杭瑞高速、德江至沿河高速、德江至务川高速等3条高速公路经过德江,昭通至黔江、都匀至黔江普通铁路,贵阳到郑州、重庆到广州快速铁路等4条铁路在德江交汇,此外乌江白果坨80万吨级港口即将开工,形成“三高四铁一港口”大交通枢纽格局。
2010年9月,省委9号文件明确,依托贵州省东北部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建设,把德江培育成为贵州东北部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不久,省“十二五”规划把德江作为全省5个重要的中等城市来建设。2010年起,德江县按远期100平方公里100万人控制,中期按50平方公里50万人规划,近期按40平方公里30万人建设对县城进行 了第四轮(2010—2030)总体规划修编。2011年10月,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修编获专家审查通过。“三高四铁一港口”,如今在德江已是妇孺皆知。但这并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何时才能实现?德江上下积极对接,加快交通枢纽建设。笔者获悉,目前,杭瑞高速公路德江段正快速推进,年底将建成通车;沿河至德江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德江至习水高速公路可研报告即将完成。4条铁路规划建设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80万吨级乌江航运德江港正在抓紧建设中。 今年,国发〔2012〕2号文件又把德江县“三高四铁”中的“三铁”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德江县积极行动,组建交通枢纽建设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办公,抓紧对接“昭通至黔江、黔江经贵阳至河口、都匀经凯里至黔江”过境德江有关事项,争取早日动工兴建。在“三高四铁一港口”基础上,德江县规划建设“一场一站五水库”,抓德江机场规划的前期工作和建设火车枢纽站,并建成以长丰、观音滩中型水库,朝溪、大木尧、横石梁小(一)型水库为重点的骨干水源工程。此外,德江县认真梳理国发〔2012〕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扶贫规划中的政策和项目,精心编制包装涉及交通、水利、城镇等方面的项目396个,总投资1841.87亿元。千方百计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力争编制的项目进入上级规划,早立项、早开工。县财政还专门解决4000万元资金,作为交通、水利、城建等前期工作经费。
在此前的铜仁市“十二五”规划中,德江超前谋划,极力争取,共有396个项目挤进全市的“盘子”,投资额达1842亿元,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还多。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交通枢纽的先决条件,还需要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德江县早已在行动。宽阔的大道、园林式的公园、崛起的高楼……在德江城南,一座新城正在快速崛起。据悉,城南新区总投资达50亿元,相当于再建一个中小规模的县城。拼抢争快、奋力赶超,成为德江城市建设的关键词。在2010年底至2011年初的城南大道建设期间,有3座20多米高的山丘挡在前面,德江县下了“军令状”,要求3天内必须拿下。正逢寒冬凝冻,施工方破釜沉舟,动用60多台大型挖掘机、8台推土车、200多台双桥运输车,奋战三天三夜,开挖运送土石60多万方,硬是把3座山丘夷为平地。这样的快速度、高效率,创造了城市建设的奇迹。长3公里、宽46 米的城南大道和长4公里、宽32米的城南新区快车道,从开工到建成通车,仅用了半年多时间。“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也贯穿于整个城市建设中。这首先体现在征地拆迁中。德江县提出“让利于民、和谐拆迁”,深入调查、细致研究,出台拆迁方案,让拆迁户利益最大化。不到3个月时间,拆除房屋570户9.8万平方米,收储土地1.1万亩,实现“零上访、零强拆、零事故”。
在新区,一处风景旖旎的园林吸引了笔者的目光。这是德江县投资2亿元建设的人民公园,占地1500亩。从规划设计到对接项目再到开工建设,仅用2个月时间。沿着46米宽的城南大道前行,处处感受着加速发展的气息。德江县已完成7平方公里的城南新区路网主骨架,在一个个建设工地上,一台台挖掘机、工程车来回作业,数百名工人在烈日下挥汗奋战。多维国际、云海五星级大酒店、世纪明珠、天骄逸郡等房开项目点,一幢幢高楼开始拔起,相关负责人介绍,仅这几个总投资就达20多亿元,“世纪明珠”商住楼以3300元开盘价被抢售一空。大学城、总投资8亿元的综合商贸城将完成征地拆迁,行政中心、体育馆、歌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等项目今年将开工建设……一座气势恢宏的现代化新城浮现眼前。城南新区只是德江县城市建设“南连北拓中改”中“南连”的一部分。为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德江县实施老城区改造和城南新区、城北新区、共和港区“一城三区”建设。委托中铁二院完成《德江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德江县铁路总图规划方案研究》、《德江县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德江县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如今,县城区已按“一城三区五中心”和“一场一站五水库”区域性中心城市标准,完成第四轮总规修编并通过评审。一座占地100平方公里、可容100万人口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呼之欲出。
如今,德江城市框架进一步拓展拉大,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全面提升。2011年,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1亿元,城镇化率从28.2%提高到31%。德江县表示,将把城南开发区建成集行政中心、教育中心、文体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休闲娱乐中心为一体的新城区,把城北开发区建成工业中心、物流中心。到2016年,城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率达40%以上。届时,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将初步形成,有效辐射和带动周边共同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