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文化部网站公示了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铜仁市德江、思南、印江、沿河四县入选,分别获评傩戏之乡、花灯戏之乡、书法之乡和土家山歌之乡。(2006年2月德江傩戏演出团在日本东京大剧院与俄罗斯、日本等国演员同台演出)世界傩戏在中国,世界傩戏在中国,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傩戏在德江。
德江傩堂戏是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它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受到600多年土司制度统治的德江县,历史以来祭师们借用“傩”这种仪式来解读天人、神鬼、祸福、正邪,于是就有了“坛”和“掌坛师”。傩仪活动中主要有“开坛礼请”、“酬神”、“还愿”、“过关”、“驱魔除邪”等法事,事主则从这些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祈求神灵保佑,家宅平安,五谷丰登。在德江,傩戏文化遍及各个乡镇,从事傩堂戏工作者有300多人100多坛。由于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宗教与艺术长期混合的独特形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发现与重视,德江傩堂戏也靡声海内外。1987年,以德江傩面具为表现载体的“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世界关注。1993年,贵州省文化厅命名德江县为全省惟一的“傩戏之乡”。2006年,德江傩戏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德江再获殊荣,入选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全国的“傩戏之乡”。随着德江傩戏的声名远播,也带动了德江傩文化产业的发展,德江县枫香溪镇长征村村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代传承人王国华,潜心钻研,每年雕刻制作傩面具达1000多面,作品大胆夸张、神奇怪诞,平均每面180元的价格销往全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国内外专家好评,曾在多彩贵州系列大赛中获得“能工巧匠”、“铜仁名匠”的称号。由于德江傩戏历史悠久,原始性完整,民族特点突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戏种,人们从它的古老、古朴可以窥视到民族与民族间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古风民俗,它对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戏剧学研究具有“活化石”意义。
更多的好戏还在德江等待着你。亲你还在等什么快动身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