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宋辽边关古战道

家乡区县: 保定市雄县

   宋辽边关地道是宋代古建筑。于1964年当地打井时发现,此地道分两部分:祁岗地道位于雄县双堂乡祁岗村中心;邢村大台地道位于雄县小步村乡邢村南 200 米处。

简介

   地道南2公里处为大清河,地处平原地区。1993 年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宋辽边关地道为青砖结构卷顶,由甬道和洞室两大部分构 成,内部结构复杂。最大的洞室长 8 米,宽 3 米,高3米,甬道最低处仅0.6 米。地道内有翻板、翻眼、通气孔等。据县志记载此地 道由雄州通向霸州城,两城相距70余华里,但由于没有进一步勘查、发掘,地道的实际长度不明。目前,祁岗地段发掘修复了30 米,邢村大台地道发掘修复了200

历史

古雄州在宋辽时期是两国交界处,这里战事频繁,宋名将杨延照在此镇守地道周边华亭达十六年之久,寸土未失。古雄州在战场上无天险可据,而杨延照却屡战屡胜,这要归功于他当时修的地下战道。据史载雄州城有地穴与霸州城的引导洞相通,约70华里,如此宏

特点

古地道设计合理,顶部券顶,墙宽厚,顶部压力就由墙体传入地下,而且通道每隔几米就有一小券门支撑顶部,因而有些涧室历经千年仍未坍塌。根据地道的结构、走向、出士的器物,认为此地道在军事上有三个用途;一,藏运兵;二,迅速暗传情报;三,用声学原理监测敌情。在祁岗地道中发现一酱釉水缸,据北京声学研究所的专家 论证,此缸有两个功能: 一盛水;二监测敌情。将缸覆置,兵士将耳朵紧贴缸底,可以听到远方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的声音。古地道工程之浩大,结构之复杂,用途之广大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可谓是地下长城。

 

 

田雨佳(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