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趁着元旦小长假与家人上街游玩的市民发现,新年伊始,镇江更美了。在街头、在景区、在商场……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身边正发生着的令人欣喜的细微变化:随地乱扔杂物的行为少了,小区环境变好了,公共设施维修力度加大了,整个城市也因此更文明和谐了。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无疑是市民素质提升的具体表现,大家用实际行动,在镇江这片土地上催开朵朵文明之花。垃圾进箱 养成文明环保的好习惯
在丁卯桥路、学府路、健康路等路段,道路两侧护栏干干净净,体育彩票点、饭店、超市等各个门店前干净整洁,路面清爽干净,难见随手丢弃的废弃物,环卫工人时不时将飘落的枯叶拾起,扔到环卫车中。作为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们见证着市民文明素质的逐步提升。
昨天上午,在健康路上,一位环卫工人正沿街清扫路面,“这条路上人流量比较大,以前小吃摊倾倒的汤汁、孩子放学吃小吃扔下的包装袋、过往汽车中抛出的杂物,每天都有很多,如今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少多了,现在人们走在这里,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元旦假期,大市口广场热闹非凡,市民三三两两坐着晒太阳。一名三四岁的小女孩,仰着头喝完最后一口酸奶后,拽着一旁家长的衣角,将手中的空纸盒晃了晃,奶声奶气地问:“妈妈,垃圾桶在哪儿,我要扔(纸盒)。”在年轻母亲的搀扶和引导下,小朋友将包装盒轻轻丢进不远处的垃圾箱中。
这一幕,不仅折射出孩子在行为养成习惯中已经具有保护环境、热爱环境的意识,也反映出家长对孩子文明礼仪意识的培养。这位母亲告诉记者,“文明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让这种文明在下一代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持,让镇江人的环保意识加强,也让大家生活的环境一直好下去。”
有人说,外围环境是一个城市的“面子”,给人最直接的印象,而行走在城市各个分脉的居民区里,体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方式,才能最直观地看出市民素质。
在万科社区、江一社区等新老社区,沿着社区主干道步行深入,很长一段路上,都未见食品包装袋、纸屑等废弃物,在江滨新村一家小店门口,一位正和店主聊天的大妈说,小区中老年人居多,租住在小区里的外地人也有不少,现在很少有乱丢垃圾的行为了,“地更干净了,环境也更好了,大家都不忍心去破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