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镇扬同城化牵动人心。8月10日,省政府印发了《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科学推进南京、镇江、扬州三市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昨日下午,省政府在宁召开新闻发布会,详解《规划》编制的背景、内容和特点等。 同城化,已是大势所趋
“同城化是相邻城市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和协同合作,着力破除城际之间要素流动障碍,逐步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居民生活等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省发改委主任陈震宁昨日在解读《规划》时说。
宁镇扬三市作为江苏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是长江三角洲西翼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节点区域,也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联结区域,区位重要且比较优势明显。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工作,经过省有关部门和三市长期共同努力,已具备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对接和生产生活服务融通等基础条件,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认同的同城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陈震宁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的宏观环境中,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方式,城市群和都市圈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总体态势,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现实可行性因此更加凸显。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总体战略的进程中,加强统筹谋划,注重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进三市同城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势所趋、三市联袂振兴的内在所需,也是提高该地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的长效之举。“实现同城一体发展,对于推进苏南现代化进程,构筑江苏乃至长三角西部综合实力强劲的经济中心,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步伐,增强南京及其都市圈在更大范围内的辐射带动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宁镇扬,要做大都市区
“这个规划是引导推动宁镇扬地区同城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和实施区域内各城市相关专项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陈震宁说,规划编制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促进同城共建为规划基点,以加快区域现代化建设进程为方向,明确同城发展的目标定位;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确保同城效应可见可感;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同城联动的体制机制创新。
陈震宁表示,规划明确了同城化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其要点是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和重点跨界发展区域共建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全面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跨界区域协同建设、生态文明联动推进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
规划提出,要深化跨江融合,建设宁镇扬大都市区,提升区域合作与创新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较强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性大都市区,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以高新技术和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基础设施同城通达,宁镇扬主枢纽站之间半小时通达、主城区之间一小时通达。形成和谐、幸福、宜居的优质生活环境和生态文明区域,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及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城市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大于90%。
七大重点任务,逐一敲定
新出台的规划明确提出同城化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基础设施: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以实现交通一体化为重点,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与布局优化,构建适应大都市区同城化要求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据了解,主要包括完善城际运输系统,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对外交通联系,统筹水利设施建设,构建能源安全体系和推动信息网络的融合发展等。
产业布局:立足三市产业基础与比较优势,坚持错位分工与协调发展,以提速发展服务经济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高级化、集群化和国际化,联合打造一批现代产业基地(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合力建设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精心培育“宁镇扬服务”品牌,共同打造面向世界、服务全国、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基地等。
创新体系:提出以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为目标,建设以南京为中心、宁镇扬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创新创业合作示范区。
公共服务: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推进公共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事务管理协同发展,共建优质生活圈,提高区域公共服务水平。据了解,主要内容包括整合公共客运资源,建设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为居民提供快速化、低成本的同城交通服务;积极开展教育交流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
城乡统筹: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和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促进错位发展与分工合作,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彰显的协调发展良好局面。据了解,规划强调要增强南京、镇江和扬州中心城市的功能,推动错位协调发展,打造大都市区核心区,共同提升区域中心地位。以整合空间资源、促进互惠共赢为原则,推动三市周边跨界新城建设,打造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先行先试区。
生态环境:以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统筹协调发展为目标,推动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一体化,大力倡导绿色低碳与循环发展,协同维护绿色、宜居、安全的区域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强化与长三角区域、南京都市圈范围以及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合作,大力拓展与港澳台地区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同构建互利多赢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沈春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