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乘坐的车辆下京沪高速宝应道口西行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一条双向八车道的柏油路,在鲜花的衬托和绿树的掩映下,象一条腾飞的巨龙,延伸向前。行走在平坦宽阔的大道上,嗅着花的芳香,听着鸟的歌唱,赏着美的风景,真是惬意舒爽,喜不自禁。这就是被称为县门第一路、拓宽改改造后的宝应大道。
始建于2001年的宝应大道,西起淮江公路,东至京沪高速宝应站下行出口,路面宽14米。2003年进行过一次改造。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宝应大道品味不高、人车混行、事故不断等问题渐渐显现出来,严重影响了宝应的对外形象,影响了开发区新城的打造,影响了全县的经济发展。
几年来,虽然不断有市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外来客商提出改造宝应大道的意向,可苦于县里的财力紧张,一直未能实施。随着开发区东阳路、金湾路、荷香路、淮江交线的相继建成和使用,随着一个个大型企业落户经济开发园区,随着人流、车流、物流日益增多地汇集于此,宝应大道已显得不堪重负,拥挤、堵塞等己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010年2月11日,新上任不久的县委书记仲生,在听取并调研了有关宝应大道的情况后,主持召开了县委常委会,果断地作出了宝应大道拓宽改造的决定。仲生认为,宝应已经落后了,要想实现从洼地迅猛崛起,就必须提升宝应的城市形象,必须打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无论财力多么紧张,也要将县门第一路,这个关系到宝应形象的大道改造好。为此,他明确指出一定要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负责的态度,要彰显现代气息,体现都市文明,凸显生态风光,统筹规划宽度,融合路桥景观,严把质量、技术关。一定要把宝应大道建成民心路、阳光路,实现以路兴城促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