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运动大王—彭湃

家乡区县: 汕尾市海丰县

  彭湃(1896.10.22-1929.8.30),乳名天泉,原名彭汉育,曾用过王子安、孟安等化名,广东省海丰县城郊桥东社人。出身于一个工商地主家庭。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初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在广东海陆丰地区领导武装起义后,建立了海丰、陆丰县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1929年8月30日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

  民主革命时期,彭湃开展农民运动,撰写的《海丰农民运动》一书,成为从事农民运动者的必读书,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2009年9月10日,彭湃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生平

孩童时代
  1896年10月22日,彭湃生于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海丰县县城龙津溪畔的一个地主家庭。父彭辛,生母周凤(海丰公平人)。有兄弟姐妹七男四女。1901年(6岁)彭湃进海城七圣宫读私塾。1903年(8岁)进林祖祠小学读书。1906年(11岁)父与嫡母相继去世。1909年(14岁)进海丰县第一高等小学读书。
青年时代
  1912年(17岁)彭湃与鹿境乡蔡素屏结婚。1913年(18岁)进县立海丰中学读书。1918年(22岁)春,离开海丰到广州广府中学上学。夏,东渡日本至东京,入成城高等预科学校学习日语和补习课程。1918年(23岁)5月下旬,彭湃回到海丰。6月中旬,被迫返日继续学习。9月30日,考入早稻田大学专门部三年制政治科。1919年(24岁)9月18日,加入建设者同盟,不久又加劳动者同情会。1902年(25岁)10月,在东京发起组织赤心社。11月,加入由日本人和朝鲜人在东京发起组织的戈思摩俱乐部。

修仙逃兵(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