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柔的名字对我们来说也许有些陌生,但提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首诗就是文天详被俘后写给张柔第九子张弘范的。(元朝元帅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军队直下广东,要彻底消灭南宋流亡政府。文天祥被他们用战船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今属广东省)。张弘范派人请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坚拒写招降书,写了一首七律,表明自己的心迹。这首诗就是留芳千古的《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楷模。) 张柔(1190--1268),字得刚,汉族,易州定兴(今河北保定定兴)人。金末在河北组织地方武装,金政府任为经略使。后降蒙古,在灭金中屡立战功,其部成为灭南宋的主要武装势力,是蒙古三大汉族武装势力之一,为元统一中国立下赫赫战功,历任荣禄大夫,河北东西路都元帅,昭毅大将军。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晋封蔡国公。 张柔有11个儿子,以弘略(张柔的8子,中奉大夫)、弘范(张柔的9子,镇国上将军江东道宣慰史)最为显赫。
张柔墓南距满城县城约7.5公里,位于大册营岗头村西,有张柔及其子张宏略、张宏规3座墓,此为张柔家族墓,占地175000平米,曾出土四大名窑瓷器,1982年7月23日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柔墓位于岗头村月明山下,依山傍水,地势高峻。有“头枕九龙(墓地北边是九龙山),足蹬八宝(墓地南边是八宝嘴山),左揽日光(墓地东边岗头村内有日光庵),右抱明月(墓地西边是月明寺),腰系银茶玉带(墓地南边有漕河)”之说。据说当年张柔为自己选墓时,走遍山川秀丽之地,最后选址于此。
墓地南北长80米,东西阔60米,总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张柔墓呈圆锥形,高6.8米,封土周长94.2米,占地面积707平方米。墓前有元翰林学士王磬撰写的“神道碑”一座。碑前原有马、羊、虎、狮、文臣、武将、石像生8尊,分两厢排列。张弘略墓位于张柔墓西南20米,高6米,封土周长89.3米,占地644平方米。墓前有神道碑一块,残存石像牲5尊。张弘规墓位于张柔墓西边44米,高5.5米,封土周长69米,占地面积379平方米,张弘范墓现只有残存遗址。从这高大的墓碑和四处散乱的石像生来看,不难想象当时这里古柏茂盛,荫天蔽日,文武石像列立两旁的壮观场面。遗憾的是,张柔墓曾经被盗,墓中大部分的宝贝已不知去向。但我们从几件残存下来的,精美的瓷器中,依稀可以看到当年墓中珠光宝气,琳琅满目的景象。2006年6月,该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