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刘昚虚墓

家乡区县: 江西省靖安县

我的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26355981.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www.wm23.cn/maomeifeng

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omeifeng

我的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maomeifeng?source=blog

刘昚虚墓,是盛唐大诗人刘昚虚殁后所葬之墓,座落在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庙庄坪对面云山垴的山坡上,三脚金星,未丑向。据县城 16公里,1982年3月被县文物干部发现,现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墓建有石碑道口,未起墓堆。虽经多次被盗挖,但石匡墓碑尚存完好。因墓依山体而葬,中间平坦,但墓碑却在道口前,墓碑上中间镌刻有“唐进士刘讳昚虚,字全乙,号易轩大人(靠右写母项氏)之墓。按分析此墓应是刘昚虚与其夫人合葬之墓。碑的右边镌刻有“晚唐礼部侍郎、家晚允章拜题,并撰写赞文”。左边镌刻有“男宾人,旅人后裔蕃衍不及备载,腾空长冈上谼支裔重立,卜葬桃源云山垴未丑向,大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岁寒食日公立”。

刘昚虚(714-768)字全乙,号易轩。盛唐诗人。据长岗二修宗谱序……我族远发徽州休宁县,时有昚虚、登进士,……随父任而游靖安,见夫山清水秀,俗美风淳旋得一里,有如鹿洞,乃洵诸父老曰:“此何境舆?”答曰:“桃源” ,我祖遂欣然成址。迨二十世祖讳道公,寄兴烟霞,娱情山水……。昚虚生前建有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著有《鹡鴒集》五卷传于世。今有诗十五首,《唐诗三百首》中的《阙题》诗为他的代表作。此诗原题为《归桃源乡》。

《江西通志·记昚虚》记载:“唐.刘昚虚,字全乙,一字挺卿,新吴桃源里人,今靖安棠棣都桃源里。吴竞为洪都剌史,方直少许,可独高其行,改所居之里为孝悌乡,以表异之。开元中举宏词科,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转崇文馆校书郎(按:县志云,曾为夏县令,故当时有夏县令之称)。

据王仁圃《豫章十代文献》略云:南唐析建昌、奉新、武宁三县边缘之地近靖安镇者,置为靖安县,桃源里在焉,即昚虚所君也。盖昚虚生盛唐,其时有新吴而无靖安,自不然直书为靖安人。而其生里,固今靖安地。今志据地纪人,故系于此”。

查民国二十七年《靖安县志》:岁贡余煦-刘全乙先生墓记: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岁,靖安重修县志。煦闻之喟然叹曰:“巨典也,亦盛事矣”。煦今年七十有五,自维衰迈,承县长委任采访,深惧陨越,瞿然欲辞。然道在彰明前哲,鼓舞后贤,则又忻然乐从。以故不学黄宪之辞征,而效陈蕃之受辟,勉尽吾心力之所能为而已。志馆颁发二十条,名人坟墓,亦在采报。煦乃回溯前途桃源。而刘全乙先生安厝本里云山垴三脚金星,非名人之坟墓如何?忆童年舞勺舞象时曾几钓游其地,碑载字样全不省记,是至仍犹未至也。今以职责所归,采闻必的。欲呼门下吴才林、朱毓智二学生伴予左右,策杖徐行。人为事忙,足因心健,若不数武而翘首马瞻,亲上牛眠,登墓堂而拜祝焉。由是盼望巍峨,摩娑碑碣,中载:“唐进士刘讳昚虚。字全乙。号易轩大人之墓。”侧载晚唐礼部侍郎刘允章赞曰:“公登黄甲,博学宏词。盛唐乐府,先生倡之。杰立江表,谪仙并驰。前有长卿,共祖相知。后有梦得,奉以为师。桃源高卧,身世巢羲。德配项氏,巾帼贤姬。宾文旅文,二美争奇。於戏先生,千载芳垂”。把他和李白、刘长卿并列,而且说比他后出的刘禹锡对他以师事之的。末载:“后裔长冈支、腾空支、上硔支于清同治癸酉重建”。噫,湮年代远,碑载朗然,先生真不朽矣,煦因之有感焉。尝见墓之在山麓也,匪蔽荆榛,即就坍塌,而樵牧所至,莫识朝代与名称,盖不知其几千万也。又见墓之在道傍也,碑虽矗立,冢亦清高,而来往行人,未识功名与道德,又不知其几千万也。先生瘗云山,自唐迄今千余载,其墓岿然独存。往往文人学士,不畏艰苦,不惮烦难,冀得一睹以为快。此何以故?噫,我知之矣!墓不足恃,墓中之人为可恃;死不足重,死者之人为至重。令我上观往古,景仰前徽,情重于中,言何能默。遂于先生墓前歌古乐一阕,歌曰:“生同室,死归穴,无贵贱,同一辙。道傍有墓人不知,独上云山访古碣。非恣游观以为悦,来者都是怀襄哲。先生灵爽其式凭,许我瞻拜芳坟洁。煦不幸生先生后,不得亲炙先生教。煦犹幸同生寿世乡,尚得亲谒先生墓。而仰墓前之松筠与柏节。”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晖照衣裳。” 刘昚虚的一首阙题诗,把桃源的佳山秀水尽融其中,留给后人享受。

由于他淡于宦海功名,早早地隐居在桃源这个僻静的山村里,也由于他盛年早卒,他的著作――五卷《鹡鴒集》的散失不传,他的名字、身世便越来越少为人知。

茅美峰(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