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杂技大世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我国杂技发祥地之一,被国内外杂技界公认为中国杂技之乡。1993年,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国旅合资兴建了“吴桥杂技大世界”,把杂技艺术作为一项独有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大世界占地200公顷,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内设十大景点,融千年杂技文化于一苑,集游乐、人文、博物、民俗、杂技培训、比赛交流于一体,具有神奇、绝妙、新颖、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现了杂技之乡古老的民间文化风采,成为独树一帜的世界东方杂技旅游胜地。
景区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包装推出了"江湖八大怪"、"鬼手居"、"吹破天剧场"、"杂技小院"等民俗旅游品牌,倍受海内外广大游客的青睐。2000年杂技大世界率先步入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的行列;相继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吴桥杂技大世界历经15年开发,现已形成以京沪沿线及京、津、冀、鲁四省市为客源市场主体的市场格局,年接待游客60万人以上,国外游客达5万人,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俗旅游景区和世界唯一的杂技主题公园。
吴桥以其源远流长的杂技历史、丰富多彩的杂技民俗、惊险奇绝的杂技节目,被国内外誉为“天下杂技第一乡”。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杂技第一镇候选世界纪录。为弘扬民族文化,变吴桥杂技优势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1992年4月28日,由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共同兴建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景区破土动工。1993年11月26日,吴桥杂技大世界一期工程对外开放,占地617亩,共建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小泰山等八大景点、集娱乐、参与、交流、表演、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示民俗精粹,尽显艺乡风情,以独特的杂技文化旅游日益奠定了华北知名景点地位。
吴桥,作为我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之一,以其悠久的杂技历史和精湛的杂技艺术在国内外杂技界被称作杂技艺术的摇篮,1954年吴桥被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杂技之乡”。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在吴桥这句流传千年至今的民谣生动反映了吴桥杂技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截止目前,吴桥30万人有近10%的人从事杂技旅游或与其相关的产业,并且包括一处国家首批4A级杂技旅游主题公园,40个杂技团体,44所杂技学校,50多个杂技专业村。另外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江泽民总书记、曾庆红副主席,分别出席了第八届、第九届闭幕式,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的艺术盛会,已成为世界三大杂技赛场之一。[2]
我国旅游业自九十年代以来,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异军突起,成为与自然风光旅游并驾齐驱的重要旅游内容。吴桥有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五千年杂技文化,源远流长的杂技历史,丰富多彩的杂技民俗,惊险奇绝的杂技节目,构成了吴桥杂技民俗旅游的宝贵资源。为弘扬民族文化,变吴桥杂技优势为经济优势,由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共同兴建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景区,于1993年11月26日对外开放,占地617亩,共建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小泰山、普济寺、财神庙、民俗风情园、滑稽动物园等八大景点,新增马戏游乐园、红牡丹剧场,是集娱乐、参与、交流、表演、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示民俗精粹,尽显艺乡风情。吴桥杂技大世界与杂技学校、杂技民俗村已形成黄金链条,目前已成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杂技旅游品牌精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