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名伯昭,字伯承,小名孝生,以字行,重庆开县人,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5岁时因父病故、家庭困难,被迫辍学务农,饱尝生活艰辛,立志“拯民于水火”。于是在1911年,当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之际,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虽然很多亲朋好友都不赞成这样的决定,他却说道:“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他剪掉辫子,怀着富国强兵的强烈信念,投入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1912年2月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各门近代军事课程,同时熟读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吴子》等经典名著的许多章节出口能诵。在将校学堂10个月,他不但学业出众,而且以举止端正、操守有持、恶习不沾闻名全校,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
他参加了辛亥革命,后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朽贡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有“川中名将”、“军神”的称号。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在开县还有设有刘伯承故居,以表对此的尊敬,供后人传颂。
刘伯承事迹介绍http://baike.haosou.com/doc/5354734-5590198.html
(讲述刘伯承一生的电视剧)http://www.360kan.com/tv/PrJqbKOoTz4tMH.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