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海丰县附城镇坚持把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所盼所急问题、调处矛盾纠纷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抓重点,解热点,破难点,办妥了一批民生实事,化解了一批信访案件,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在干群之间拆除了“隔膜墙”,架起了“连心桥”。
民有所呼 必有所应
4月中旬,根据群众反映的浮水莲淤塞河道问题,该镇多方筹措,投入资金90多万元,发动镇村两级党员干部200多人次,对镇内八大排洪渠道共150多公里进行集中或分散清理,确保农业生产正常开展,汛期通畅排洪。为彻底解决新山新北渡仔桥旁边河道被私自填土淤塞的问题,该镇投入资金15万元,雇请工程队进行清淤,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该镇还对中河市场排洪沟隐患进行整改,设计了安全护栏等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投资修建了南湖东园路、联西莲吴村路;实行农村环境卫生社会化管理,实现全镇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制度化、常态化工作;认真做好高标准农田整治工作,按时完成了16公里的建设任务;投入资金约14万元,完成了南湖路一期38盏路灯的安装工作。
目前,对群众反映的28个热点难点问题,该镇已立行立改完成11个,正在进行的17个,取得了明显的整改效果;在镇委镇府收集的15个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中,已完成整改8个,正在进行整改7个。
群众工作 做细做实
今年,海丰县委、县政府确定在附城镇建设县城南部新区,将该镇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规划建设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市民中心,同时全县十大楼盘也有六个落户该镇,且正在加紧建设中。重点项目涉及的征地工作任务繁重,就如何破解征地工作难的“瓶颈”,该镇党政班子带头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听民言、纳民计,倾下身子“破题”,落实“5 2”(5个工作日和2个休息日)、“白 黑”(白天和黑夜)的工作方法,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详细宣传国家政策和发展前景,促使广大群众从不理解、不支持,转化为积极配合支持征地工作,有效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目前,县市民中心项目27万平方米的征地工作已完成,地上附着物清表工作已接近完成。征地工作的有效突破,使一些市政项目和大型房地产项目的建设也得到了快速推进,强有力地推动附城经济快速发展,为全镇持续发展积蓄了强劲的动力。
化解矛盾 法理并施
为确保社会稳定,该镇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把信访维稳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实行镇领导定期接访制度和不定期下访、探访活动及信访问题包案解决的措施,深入基层,现场处理化解矛盾纠纷。在处理矛盾纠纷中,该镇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创新方法方式,采用讲理、讲情、讲法的工作法,有效解决了诸如“荣山刘女士13年连续反映在海丽大道拆迁时被征用,要求安置”等信访案件39宗,一些多年存在的征地拆迁遗留难题得到妥善解决。
架设“天网” 保境安民
该镇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打出“打防并举”的组合拳。首先是打造“天网工程”。投入120多万元在全镇各主要交通路段设置了35个视频点,安装了137个视频头,使全镇各路况一目了然。其次是完善群防群治网络。一方面增强派出所队伍力量建设,组建了一支32人的巡逻队,并投入25万元购置了五部机动摩托车、对讲机、摄录机等设备,分三班轮值的方式,每天24小时在镇辖区内日夜巡逻。另一方面调整充实了村级群防群治队伍力量,积极配合派出所巡逻工作,管好自家门,看好自家户,使违法犯罪活动无缝可钻,促使全镇的发案率明显下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