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美丽海岛-遮浪岩

家乡区县: 汕尾市海丰县

  遮浪灯塔岛又名遮浪岩,岸线长1454米,面积101930平方米,略呈椭圆形,海岛由花岗岩石构成。东南部高,西北部低。海岛主峰高37.6米,峰顶建有灯塔,该灯塔于1906年开始建筑,至1909年竣工建成,为当时规模宏大的新型灯塔。

  该岛岸线1454米,以岩礁的生态环境为主。座落在遮浪半岛的东南端,距国际航道仅11海里,是红海湾与竭石湾的分割点,与南澳半岛一衣带水,仅隔一条0.16km宽的海峡,宛如与南澳半岛相依相伴的一颗明珠,素有“粤东麒麟角”之美誉。

  灯塔岛所在地处南亚热带,受海洋和季风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气温较高,夏季较长,没有寒冬,春、秋季较短;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季风明显等气候特征。
该岛亚热带特征生物群落类型复杂,物种丰富多样。中国海湾志记载,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红树林湿地、游泳动物、海岛陆生植物、水禽鸟类生物等8大类生物群落,生物物种总数达到571种以上。

  该岛是红海湾和碣石湾交汇的突出部,濒临南海,素称“粤东麒麟角”,有“南天第一湾”之美誉,是汕尾八景之一,也是全省十大最迷人的滨海旅游景区之一和汕尾市旅游龙头景区。遮浪半岛及该岛一衣带水突入海面,两侧海面景色迥异一面波涛汹涌,一面风平浪静,一面巨浪排空,一面则温婉平稳,堪称“世界海浪奇观”,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具有特殊海浪景观的海湾。

  灯塔岛主峰高37.6米,峰顶建有灯塔,该灯塔于1906年2月至3月间开始建筑,至1909年2月至3月间竣工建成,为当时规模宏大的新型灯塔。灯塔建成后,国际万国公司即派曾任建塔指挥人之一的葡萄牙人申多士为负责人,并记录风向、风力、雨量、水温、波浪等气象和水文情况,1942年3月6日灯塔被国民党保安团团长邓龙起炸毁,建国后,1958年至1959年在原灯塔附近建设遮浪波浪水文气象站,现称国家海洋局遮浪海洋环境观测站,至今该海岛的海洋环境观测站为开发区乃至汕尾市等周边提供了可靠、科学的海洋水文、潮汐、气候、气象等的资料。

wuyajing(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