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百年古宅太史第

家乡区县: 江西省靖安县

我的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26355981.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www.wm23.cn/maomeifeng

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omeifeng

我的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maomeifeng?source=blog

南唐立县的江西靖安,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这里有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三爪仑森林公园,还有着不少的古街、古巷、古建筑。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赞之曰: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

太史第就是靖安县城最有名的古建筑之一。

太史宅第 古朴壮观

太史第座落于靖安县城西清湖巷系马桩后,是一座五幢(重)直进、两层砖木结构、占地约为49×62m2、成不完全对称设计的古宅。由舒懋官领次子舒恭受建于清道光戊子(公元1828年),因舒恭受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而得名,距今近两百年。

太史第大门呈八字形,门额上端的门匾是青石雕刻的阳文“太史第”三字,字的笔画胖呼呼的,不是颜体,倒有点象赵体风韵,劲而且柔,柔中带刚。大门两侧各连着约二十米长的高墙,墙沿砖雕凹凸有致,小巧玲珑。门前坪地用条石砌成,对面一堵高高的屏墙将坪地与菜地隔开,屏墙上写有硕大的红底黑字“鸿禧”。屏墙后还有碾米的牛拉石碾槽。旧时没有碾米机,三日两头有邻近村民到此碾米,那牛拉着碾盘打转发出的咿呀声,是那样的轻柔和富于节奏,在儿时的记忆里,有如母亲的催眠曲一样亲昵。坪地两旁各矗立着高矮两对条石雕成的旗杆,靠西边还有一个六棱柱形大理石系马桩。

推开两扇厚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第一道屏门,绕过屏门,是一口用条石铺砌的大天井,前边是二门口,门额上的花雕古色古香,上首原有赠匾镌“祖德弥彰”四字。两旁隔着两小天井,分别是屏风隔着的轿子间和冲茶间。轿子间经常摆放着一些过时的轿子架,只有娶亲嫁女时,那些轿架子才搬去蒙上轿衣供使用。平日这里则是小孩们捉迷藏的好地方。冲茶间长年有人烧开水,也是一般外人歇息的地方,邻近的中老年人空闲时,常聚在这里一边品茶,一边聊天。大门内左侧还设有一大客厅,内有雅致的摆设,大人们又管它叫“花厅”。

进二门,绕过第二道屏门后,又是一番天地:首先入目的是前幢天井、前厅,两侧是过口房和厢房,四间正房一字排开。柱旁雕花雀替、过口房、厢房、正房的花格窗上的鸟兽虫鱼,栩栩如生。

前厅名曰“静观堂”。舒恭受在任时,因政绩卓著,受到道光帝的接见。由于舒恭受与叔叔舒懋修曾同榜登科,且舒懋官与舒恭受父子同为进士,相传道光帝曾赠其一匾:叔登科,侄登科,叔侄同登科;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此匾就悬挂静观堂。从前,厅堂左右两侧各分别摆着四把太师椅和两个茶几,栋柱上挂着木刻楹联。这里是喜庆的日子接待宾客的地方。平日里则是小孩们活动的重要场所,白天在这跳房子,晚上在这捉迷藏。正房前的横巷则是人们夏天纳凉的胜地,一到傍晚,每家正房的门口,都摆着竹床、矮凳,大人们在这拉家常,小孩们在这听故事、唱歌。阵阵凉风,带来纺织娘的叫声,把全身暑气一扫而光。后厅房与前厅房设计相仿,不同的是,后厅设有神龛供奉先人牌位,还供有几尊说不上名的菩萨,只记得一尊骑着老虎的叫“座虎”,一尊手举铁鞭的“财神”,还有一位观世音菩萨。每遇喜庆的日子,大门、二门、屏门尽开,前厅后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大院内生活设施齐全,一出脚门,便有砻米房、水井、柴房、厨房、油盐房,读书屋(爱馀斋)。遇寒冬腊月,小院腊梅迎雪开放,那五瓣的黄花,赏心悦目,幽趣的清香,沁人肺腑。晚清秀才,人称“瘦道人”的舒信宝在抗日逃难途中曾作诗念道:吾家墙角老梅树,每届隆冬便著花。今日不知仍旧否,主人久已叹无家。

古建筑的结构、质量极为可靠,虽历经近两百年风雨,高高的主体墙依然不倾、不斜、不裂,古朴壮观,远远望去,其白色装饰线条依然威风凛凛,尽显本色。

茅美峰(2015-04-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