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县第一中学

家乡区县: 九江市玉山县

玉山县第一中学

1历史发展

     1939年2月,经省教育厅核准,创办了玉山有史以来第一所县办中学。名为“玉山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孔庙(今文苑学校),县长王镇寰兼任校长,并在校兼任公民课。县府第三科(教育科)科长王康兼任校务主任,兼任英语课。17名教职工,3个教学班184名学生。10月,新任县长王赞贤兼任校长,校务主任欧阳谦,教职工增至29人,6个班350名学生。春秋两季招生,学制三年。
     1940年秋,县城遭日机轰炸,一日数警,500余师生疏散躲避空袭,严重影响教学。1942年5至8月,县城被日寇侵占,学校被迫迁横街,横街被日机轰炸又迁至童坊。1943年10月迁回县城王家大屋复课。1944年9月迁在张家花园,即今址。
     1949年5月5日,玉山解放。解放后,校名沿用玉山县立初级中学。9月,全校有教职工21人,300余学生,教学秩序基本恢复。1952年,根据省教育厅指示,玉山私立日醒中学并入学校,校产、师生一同转入。秋季,遵照中央关于“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的方针,招新生12个班580名,其中6个班300学生安排在原日醒中学校址上课,作为分部。
     1958年秋,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办高中,招高一新生4个班193人,校名改称“江西省玉山中学”,成为玉山县历史上第一所县办完中。下半年,大跃进风浪进入校园,操场建起12座高炉“大办钢铁”。

     1961年秋,首届高中毕业生158人,升入高校147人。

     1966年5月,“文革”开始。下半年学校停课“闹革命”,学生大串连,校长靠边站,教师被揪斗。9月,成立“红卫兵”组织,去北京接受领袖检阅。1967年,校内外造反派为夺权形成严重对立的两派,大搞武斗,教室成战场,校产损失惨重。“走资派”、“黑五类”揪出游斗,住牛棚,校园一片混乱。
     1968年8月,成立校革委,9月“复课闹革命”,因无教师而名不符实。校隶属玉山糖厂,校名改称“玉山糖厂五·七中学”,工宣队进驻学校,取消班级制改为连、排、班军事编制。1969年,学制由“三三制”改为“二二制”。初、高中均为二年制。郑金池任校革委主任。1970年,校名改称“玉山县五·七中学”,全校4个连,18个排,927名学生。在“读书无用论”影响下,120余名学生自动退学。     1971年3月,邱深泉任校革委主任。
     1975年,邓小平复出,教学秩序稍有恢复,重新实行学生班级制。1977年10月,驻校工宣队撤离。冬,恢复高考制度,学校应届毕业学生作为社会青年自愿报考。为鼓励学生深造,从高二学生中选送10%参加考试。1978年9月,学校分为两个学校:校本部为玉山一中,北门山分部为二中。初中恢复三年制。
     1979年,学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给错划为右派的教师予以纠正,恢复其政治名誉和工资待遇;在“文革”中被揪斗的教师给予平反和抚恤;重新核定家庭出身和本人成份。1980年11月17日,省政府确定学校为江西省重点中学。1981年秋,高中恢复三年制。学校有84人考入高校。其中周兴通考分为全省文科第一,被北京大学录取。
     1982年,吕吟才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召开首届教工代表会,为办好教育出谋划策。是年高考成绩又上了新台阶:87人上线,叶建伟,詹丰兴为学校应届毕业生跨入清华大学开了先河。
     1995年,学校被评为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1999年,按教育部有关重点中学要实行初中剥离的要求,学校成为完全高级中学。县委、县政府于1999年4月21日决定,初中部改为实验中学,一个校园,两块牌子。2003年秋,初中正式剥离。
     2007年5月,省军区、省教育厅确定学校为“南京军区国防生源中学”。2008年5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授予学校“出国人才选拔基地”并发证书,同时聘请李云生为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西财经大学授予学校“优质生源基地”牌匾。
2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2年2月,学校共有特级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7人,上饶市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县“星级教师”27人,高级教师10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0人[1] 。
硬件设施

     截至2012年2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0余亩,建有综合教学楼、电教实验大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多功能室内体艺馆、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多功能演播厅。各班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开通了宽带网和广播网 。
3办学成果

教学成果

     1984年至2011年,学校续27年在上饶市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中位居第一;近100位学子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获全省文科状元2人;因高考成绩优异,获北京大学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新中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黄朝商为学校校友,从学校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的近400人。
     2011-2012学年度,学校学生共有11人次获得省级一等或国家级奖励,共有57人次获省级三等以上奖励,突出的有:吴郑华同学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分获全国三等奖,并因此直接保送浙江大学;童羽强同学在中国西部数学奥林匹克中获一等及高中数学联赛省一等奖,获10分高考加分,并具有保送名牌大学的资格。
     2012年高考,学校应届一本上线300人,应历届合计一本上线355人,二本以上上线822人,考取北大2人、清华1人;高考成绩获得六个上饶市第一:文、理科600分以上数,应届一本二本上线率和应届文、理科平均总分均居全市第一 。
     2013年高考,学校应届一本上线341人,列全市第一;应历届一本上线379人,列全市第一;理科600分以上19人,列全市第一;预计录取北大清华5人,列全市第一;应届二本上线714人,总上线873人。
      2014年高考,学校应届一本上线406人,超过全市重点中学历史记录50人,并获得上饶市“七个第一”:应届一本上线406人,超全市重点中学历史记录50人;一本上线431人,理科应届一本上线343人,文科应届一本上线63人;二本以上上线945人,应届二本以上上线784人;600分以上63人(约占全市五分之一)。李垚纬以自主招生全省第二考取北京大学 。
教师成绩

     2011-2012学年度,学校教师共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或参加市级以上评选获奖共有40多篇,教师参加各类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比赛或课件制作比赛共有30多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3] 。
所获荣誉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创文明行业示范点”等4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1] 。
截至2012年,玉山县第一中学连续28年在上饶市高中重点中学评估中名列第一,1996年起连续8届被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示范中学”称号,为上饶市第一所被授予该称号的学校。学校也是上饶市唯一一所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的学校 。

夜空中最亮的星(2015-04-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