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为含苞未放的花蕾,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蔬菜。
西峰区有栽植黄花菜的传统,而独特的地域和自然条件,使这里生产的黄花菜色泽亮黄、肉厚味醇、营养更为丰富,品种具全国同类产品之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远销欧美,东南亚和港奥台地区,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目前全区栽植的品种有马兰黄花和线黄花,其中以叶宽、根系发达、花蕾长、肉质厚的马兰黄花为主栽品种,约占总面积的80%以上。黄���菜主要分布在彭原、显胜、陈户、什社等乡,其中以彭原乡栽培面积为最大。多年来农户只习惯于在庄前屋后、田边地埂零星栽植,面积小,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上世纪80年代,黄花菜繁殖、丰产栽培和系列加工被列入科研课题,1984年西峰的黄花菜被外贸部誉为"蓓蕾牌"西北特级金针菜,并颁发了出口产品荣誉证书,到了九十年代,农业部门开始引导农户从事产业开发和规模经营。2002年,庆阳市将黄花菜规模发展作为特色产业之一,积极争取"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立项,为全市产业开发提供项目上的支撑和政策上的保障。2004年庆阳市黄花菜产业化百万亩工程全面启动,加快了全区黄花菜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开发。据统计,2004年全区黄花菜留存面积达到3万亩,年产干菜量约4000吨,产值2800万元,亩均收入933元。全区围绕8个乡镇,48个重点村,建成300亩栽植片12处,500亩栽植片3处及西长公路千亩片带1处。已建成的庆阳华兴土特产有限公司和华蕾农科贸有限公司黄花菜加工企业,年加工量3000吨左右,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使产品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基地���面推广黄花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认证黄花菜绿色A级产品1300吨,建成彭原乡邵寺绿色黄花菜中心示范区1处,示范面积2400亩。
黄花菜作为西峰区特色农产品之一,经过几年的开发,已成为全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作物,并表现出了具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陇东粮仓
以广袤无垠的董志塬为中心,12条大塬汇成了苍茫雄浑的黄土地,是黄土高原保存最完整的一块原面,这里沉积的黄土层,深达150多米,堪称世界之最。特别适于农耕。而位于董志塬腹地的西峰区,属内陆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是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一块宝地。很早以前就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的俗语。加之,苍茫逶迤的子午岭森林,雄踞庆阳市的东北部,又是一座天然的水库。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早在夏、商时代,周祖不窋/就曾在陇东"行地宜、务耕种","教民稼穑"。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就成为闻名遐迩的"陇东粮仓"。形成了以农业为本的经济发展格局。区内农作物就有7大类320多个品种。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并盛产玉米、高梁、谷子、糜子、洋芋和豆类等。
20年来,西峰区历届领导班子树立农业固本的思想,稳定粮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粮食产量从1985年的4.44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12.08万吨,1998年还达到了13.89万吨。
烤烟
在西峰发展的20年中,烤烟一直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试种烤烟以来,全区累计种植烤烟45万亩以上,烟农直接收入达到3亿多元,实现财政收入4500多万元,被农民称为"黄金叶"。目前,全区已形成的烤烟千亩村11个,百亩组24个,5亩以上的大户稳定在2000户左右,这一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在全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特别是肖金镇的芮岭、老山、贺咀、米王、南李村,显胜乡的下刘、岳岭村,什社乡的李岭、文安、新庄、永丰村等,把烤烟作为他们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来抓,促进了烤烟产业的发展,面积稳中有增,逐步形成了全区的产业基地。
西峰烟叶产品外观色泽桔黄,燃烧性能好,出丝率高,在全国烟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试种烤烟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烤烟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烤烟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了较为娴熟的生产技能,生产出的烟叶已成为卷烟工业的优质填充料,在一些烟厂享有较高的声誉,烟叶销路顺畅,供不应求。集种植、加工、贮存、包装、运输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已形成。
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94356149.html
能力秀主页
http://wm23.cn/cui1993
新浪微博互粉
http://weibo.com/cui1993home/home?topnav=1&wvr=6
新浪博客互粉
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