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景点(二)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南区

      汕头也称鮀岛,其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由此经过,倚山临海,风光秀丽,是中国唯一市区有内海的城市,也是一座亚热带滨海城市。汕头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的特色是:海阔、石奇、洞幽,风光秀丽。
      汕头八景指的广东省汕头市的风物景观。历史上,汕头在各个时期曾出现过四个版本的“汕头八景”,先后遴选出来的景点或有延续或遭取代,有的甚至并不在今汕头政区内,这既是汕头市时代演变的结果,也是汕头市乃至潮汕地区人文文化的一种历史体现。
先后出现的“八景”分别是:1928年的“汕头八景”;1939年的“汕头八景”;1991年的“鮀岛新八景”;2002年的“汕头新八景”。

(一)1928版八景

      第一张八景名单出自二十年代《新汕头》。有史料可查考的第一个八景版本并不是纯粹的汕头市区内的八景,这是由于汕头当时管辖着整个潮汕,而政区的盈缩变化,造成许多景点其实在今潮汕各地。据1928年(民国17年)《新汕头》一书记载,此八景依次为:韩山、金山、西湖山、凤凰台、湘子桥、甘泉井、出米石、丞相宅。

      韩山,韩山在今潮州市城东,旧名“双旌”,其顶有三峰,形似笔架,又名“笔架山”。唐韩愈刺潮州时,常游览于此,故名韩山,其后建韩文公祠于其上;

      金山,金山今潮州市城北,周约四里,形如覆釜,多巨石,为城北屏障;

      西湖山,西湖山今潮州市北一里许,旧名“银山”,山下为西湖。山高约五十余丈,周围十里,循“紫竹庵”而上,有“老君岩”,下有洞宽,可容数十人,祀老君其中,唐正元间,李宿建“观亭”于其上;

      凤凰台,在今潮州市东南之“凤凰洲”,旧名“老鸦洲”,为明隆庆二年知府侯必登所筑,峻耸雄伟,襟韩江而几湘桥,极江山之胜,清康熙间,曾有重修;
湘子桥,在今潮州市城东,横跨韩江,西接府城,东连韩山,建于隋时,原名广济桥,其后俗沿称湘子桥。桥长约百余丈,阔三丈余,桥面两旁满设小贩商店,桥墩凡二十四,中有缺口,以十八梭船接驳;

      甘泉井,在蓬洲都,渔洲村,有石栏石,其泉甘洌;
出米石,在冠陇寨,高二尺许,初复以屋,鸡犬不敢近,置于屋中,则米遂取之不竭,后有好事者,划而平之,地吼如雷者数日,米不复出。此传说太过怪诞,殆亦好事者故神其说耳;

      丞相宅,在澄海城南港口,宋陆秀夫与陈宜中不合,安置潮州,秀夫奉母携妻子居此,今圮,久成阡陌,土人犹呼之为陆厝围,以示不忘也。

(二)1939版八景

      作为汕头埠本土的“八景”,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日本人加藤丰吉编著、于1939年(民国28年)印刷发行的《汕头之一般概况》一书《附录》记载,汕头八景有“中园晚棹”、“香炉晓烟”、“草屿绿波”、“饶山仙洞”、“马屿观潮”、“鮀江晒网”、“鸡港樯林”和“礐峰柱石”。其实早在1933年出版的《汕头指南》一书中,已收录有汕头八景并作介绍:

      “中园晚棹”,中山公园旧为月眉湖,居市区中心,地广数百亩,花树扶疏,风景甚胜,周以水。当春夏季,夕阳已坠,电炬初明,游人多放舟其间,舞柳生风,祛暑涤尘,乐无过此者。

      “香炉晓烟”,香炉山位于汕头市南疆,高冠全景,极巅一巨石,大数十丈,色如古铜,非方非圆,足作鼎立,形若香炉。当晓气初平,轻霞欲散,烟雾缭绕,如出炉中,上薰碧落,景象万千。
      “草屿绿波”,环汕诸山多怪石,罕生草木,独?江西南畔,当潮揭航路之分点,得一小屿,突立水面三四丈许,草色葱郁,经霜不变,其异也以草,因名焉。

      “饶山仙洞”,饶山原名太平埔,在礐光中学之南,饶公球律师寿域在焉,因有此名。山擅天胜,多奇石,镌古今名人字迹。经饶君斥资营构,遂为名区。有巨石支覆成洞,洞深二丈,宽丈许。进士杨沅题其额曰:自然。夏日入之,暑气不侵,清凉沁肺。洞中置石具,可供坐卧。

      “马屿观潮”,马屿位于汕头港入口处,扼汕头海运之咽喉,形势最称险要。上建炮台灯塔,境甚超妙,形如马。市民所谓“大马行者”,指此屿外海阔无际,波光荡漾,碧水连天,披襟东望,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当风雨时,怒涛奔号,势极雄壮。

      “鮀江晒网”,汕头旧称?浦,盛产鱼虾,前为渔民集居之地,时属荒野,而竹篱茅舍,挂网张晒,亦别饶风趣。及后填海立埠,蔚为海港,渔民遂星移市郊,但渔家风景犹存。

      “鸡港樯林”,渔民作息,一依潮候,要以早出晚归为常例。故当朝暾初上,或残照衔山,放鸡港面,辄有渔舟千百,驰帆徐驶,樯桅如林,洵奇观也。

      “礐峰柱石”,峰多奇石,雄拔峻秀,各生成趣,中峰极处一巨石,巍然特立,不啻撑天之柱,形势尤伟。

      这“八景” 中,“中园晚棹”指1922年建成的中山公园,傍晚在玉鉴湖上泛舟,别有一番情趣。“香炉晓烟”指位于礐石西南部的香炉山,它是市境内最高山峰。“草屿绿波”指位于濠江区东南部的草屿。“饶山仙洞”指地处礐石礐光中学南面的饶山,此处有一处自然景观称“自然洞”。“马屿观潮”指位于汕头港入口处的妈屿。“鮀江晒网”指的是珠池一带,开埠后为市郊,渔民在此晒网的景观。“鸡港樯林”指妈屿的内港放鸡港。“礐峰柱石”指?石山上的柱峰石。

(三)1991版八景

      改革开放给汕头带来机遇和挑战,1981年11月,汕头经济特区开始起步建设。1991年11月,特区范围又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随着特区开发建设蒸蒸日上,现代化港口城市初具规模,汕头人在自已的家园里修筑了多处崭新的景观。
      于是,由《学习之友》月刊发起、汕头市委宣传部和汕头市建设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鮀岛新八景”评选活动于1990年12月开始,结束于1991年1月中旬。“鮀岛新八景”评选共推出汕头市区十六个候选景点,再由市民投票选出“八景”。结果依次是“长廊观海”、“飘亭远眺”、“荧塔流云”、“学府涵青”、“北标窥日”、“凤坛溅玉”、“旋宫邀月”、“乐园融趣”。

      “长廊观海”,即海滨长廊,位于汕头港湾北岸,西起汕头港客运码头,东至华侨公园,为绵亘数公里的带状海堤公园。

      “飘亭远眺”,飘然亭建于1985年9月,在礐石塔山景区南峰。

      “荧塔流云”,指1989年建成的汕头电视塔,高212米,是其时国内电视发射塔(高度)的老大。

      “学府涵青”,即为1981年动工兴建,占地面积2038.85亩的汕头大学。

      “北标窥日”,指1986年在市区西北郊鸡笼山南麓落成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凤坛溅玉”,即金凤坛,建于1987年,是一座大型城市标志建筑。

      “旋宫邀月”,是指1988年营业的国际大酒店23层的旋宫,它是汕头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乐园融趣”,指1987年2月建成开放的龙湖乐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为一综合性娱乐场所。

(四)2002版八景

      跨入21世纪的汕头,汕头政区又发生变化,汕头有关部门响应市民呼声,决定评选新时代评选新八景,让“新八景更全面、更集中体现汕头现代化都市的风采”。
      2002年年底,新一轮的“汕头八景” 集体亮相。“八景”依次为“礐石山光”、“海湾虹影”、“龙滩逸韵”、“桑浦清晖”、“黉院惠风”、“莲峰浩气”、“瀛南翠色”、“月苑莺声”。潮汕李杜有人将此八景结成一副对联,便是“礐石山光龙滩逸韵桑浦清晖瀛南翠色,海湾虹影黉院惠风莲峰浩气月苑莺声”。

      新选出来的景点,对比以往评选的“八景”更为全面和具地域性,既有老景点又有新景观。

      “礐石山光”,即为礐石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景区内有大小峰峦43座。

      “海湾虹影”,指环汕头港景区 以汕头港为中心 包括二桥、二路、二园、一场、一馆的汕头海湾。

      “龙滩逸韵”,即位于南区龙虎滩上的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桑浦清晖”,指位于市区西郊的桑浦山景区,景区内有北回归线标志塔、汕头大学、七日红公园、翁万达书院等景观。

      “黉院惠风”,指位于澄海区前美村的陈慈黉故居,该故居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

      “莲峰浩气”,指潮阳区海门莲花峰,此处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瀛南翠色”,指南澳生态旅游区,旅游区具有海、山、史、庙立体交叉特色。

      “月苑莺声”,指位于市区中山路北的中山公园,它是我国南方颇具盛名的人工公园之一。

咮哩呡(2015-04-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