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乡境内土层深厚,土质为沙壤土,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湿润,土壤PH值在5-6之间,很适宜茶叶的生长,宜居茶叶生产有悠久的历史,据同治二年编撰的《酉阳洲志》第19卷记载:酉属维有之,维彭水唯多,当地土人不尚制造,焙,多带烟耳。在白衣、三会两地,凡摘之最早的曰“雨前”、曰“毛尖”。叶粗老则茶粗,价值依次递减。以资料记载和民间流传说法。宜居乡在宋代(960-1279年)就有茶叶栽培,还说明当地少数民族对茶叶实行分批采摘。1984年酉阳农业区划资料记载:宜居双池有50余株直径为4-7寸、树高12尺、蓬大140多平方尺的中型茶树。虽属灌木型,树干仍然明显,这也表明了宜居茶具有相当长的历史,特别是宜居双池茶名扬周边省市区县,每年的清明、谷雨前后,吸引周边品茶爱好者前来采购品偿。
双池是宜居茶叶生产中心,双池位于龙头山系左侧山腰突出的一座独堡,海拔650-700米之间,土质蔬松肥力适中,共有20多小堡和小沟,每堡都有土有树,每沟都有水有草,地属丘陵,植被好,风景秀丽,每逢晴天,凌晨至日出之时,大池、小池两溶洞吐雾,山间云雾缭绕,光多漫射不曝,雨量充沛,空气湿度高,光合作用强,给茶叶的生长注入了充分的营养。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早在土司统治时期,双池茶就作为“贡品”进入皇宫,原酉阳外贸公司1987年、1988年试制的“双池毛尖”,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初展等系列产品送四川茶叶学会评审认定,确定为优质产品,1998年获“国家茶叶食品展览金奖”的殊荣。双池茶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主要有茶多酚类、叶绿素、维生素、脂多糖、蛋白质和氨基酸。同时,口感清纯,茶香浓郁,芽毫适络,白毫显露,色泽鲜艳油润,香气高,香型好而持久,香气清新鲜爽,汤色清澈鲜亮,滋味甘爽,多数人品后,评价香气内质都优于全国多种名茶,有不少专家认为双池是发展名茶的绝好之地,双池茶种是焙制高级绿茶的好品种。
宜居乡党委政府把茶叶这项特色产业发展摆在全乡工作的重点,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党委政府确立了“以茶立乡、以茶富民、以茶升位”的工作思路,树立了茶叶强、则乡强;茶叶强、则民富的干部思想理念;确立了“基地建设抓规模,投入管理抓落实,产业带动促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步骤,走公司 协会 基地 茶农的模式发展壮大茶叶特色产业。同时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确定了“政府引导、产业扶持、公司介入、能人带动”的基地建设思路。
通过多年的努力,全乡新老茶园面积达10000亩,未来的目标是实现全乡人平1亩茶,全乡形成山上是茶,平坝种粮,高山养殖的格局。
宜居正在大规模打造茶叶科技园。2万亩茶园建厂投产后,在茶叶采摘高峰期,产值可突破1亿元以上,税收可达1000万元以上,全乡人均茶叶单项收入可达5000-6000元,茶叶这项支柱产业将在宜居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宜居茶品牌将驰名海内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