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历史悠久,人材辈出,虽然没有出过状元郎,但却也孕育过状元才。在新兴的志书及各地民间流传中,生于顺德的明代状元黄士俊,其成长、进学却是在新兴度过的。在新兴民间,流传有许多关于他的民间掌故、传说以及不少的文采佳句,时至今日,仍被新兴人所津津乐道!
黄士俊,字亮坦,号玉伦,明穆宗朱载后隆庆四年(1570年)出生于顺德甘竹右滩村一个中落书香世家。在士俊年纪还小的时候,他父亲黄镐为了生计带着妻儿迁居新兴,士俊一家曾借居在三清观、欧家大屋、锦水西街等地。父亲黄镐本来在一间私塾当教师,但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县城西街开了一间豆腐店做豆腐、油炸生意,经常担着豆腐带着士俊走街串巷叫卖豆腐,黄镐还不忘时常指着一些店铺的名字教士俊识字,小小年纪的士俊已是非常聪明,他有过目不记忘的本事。到黄士俊六岁的时,父亲黄镐就把他送到城西岳王庙内的私塾上学。
有一年除夕,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黄镐为了考考儿子,就要士俊为自家的豆腐店写上一副对联,黄士俊想到自己的父母每天起早摸黑起来磨制豆腐,养家活口,每日起早贪黑,走街串巷、奔波劳累,于是挥笔写下了一副对联:“一肩挑日月,双手磨乾坤”。此联一贴出。邻居大为赞赏,一位秀才更是赞叹不已,点评此联“对仗工整、平仄相对,并且它的寓意更是令人惊赞,将父母平凡的豆腐营生赋之于天地日月之大。”称此子奇才,它日前程定是无可限量,实是附凤攀龙之人俊!黄士俊的这一副楹联随即传遍新兴城内外。
小时候的黄士俊虽然有才气,但毕竟是贪玩的小孩子。一日,士俊同几个小伙伴在城外的一排瓦窑玩耍,瓦窑老板见到小神童黄士俊来玩。他就对黄士俊说了:“士俊,如果你能为我的瓦窑写番一副对联,词意中够够新颖的,我就奖赏你银两。”黄士俊看了一眼不远处山岗上的几支大烟囱,滚滚浓烟直冲云宵,士俊心中有数,一副对联脱口而出:“十载卧老龙,气吞五湖波浪;一夜征东海,卷起万里风云。”窑老板一见此联当即高兴到不得了,不断赞口说:“妙、妙你将我的瓦窑比作卧龙,并将薜仁贵先住瓦窑后来成为征东大将军的故事结合起来,真是高妙!”老板开心之余,奖赏了五两银子比黄士俊。
古时的地方父母官均比较重视地方民众的文化提升,在黄士俊十岁时,一天,县令派人在县城东门贴出告示,标出有一上联:“允绕筠城呈旭日”,征求下联,承诺如果有人能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地应对出来就可以获得五担稻谷的奖赏。这一日正好是圩期,县城里四乡的人都来趁圩,当中还有许多的生员秀才,他们人人都想应出下联,将五担稻谷搬来自家屋里,但是大半天过去了,仍然未有一人能工整对出下联。这时黄士俊刚好来到东门玩,他见了上联,想到新兴江的古称是允水,而允水就围绕着新兴的县治筠城而流,“筠城旭日”是唐代诗人杜位(杜甫之侄)所选新昌(兴)八境之一。他稍为想想就写出了下联:“源流古州映横烟”。这一下联以新州悠久历史、山川美境来对,并且嵌入了新兴名山“笔架横烟”的意境。知县见此下联,大为赞赏,把五担谷赏与黄士俊。
有一年的中秋节,黄士俊少时的老师、集成雅冈村举人伍静庵在城西私塾请了几位文人朋友饮酒赏月。文人雅庆,当然少不了在朗郎月色下吟诗作对,唱咏风花了,畅饮正浓,不觉席间酒酿已全部饮磬。但众人兴致还高,于是伍先生就要黄士俊入城买酒,这时已深夜时分,城门已关上,黄士俊就向守城老兵讲明:自己是城西伍静庵的学生黄士俊,今晚老师们饮尽了酒还未尽兴要他入城添酒,希望这位大叔行个方便开开城门。老兵听说是才子黄士俊来叫门,他就有心来考考黄士俊了,老兵就说了:“你们有兴致饮酒咏月,也好,我来出一联你如果能对上我就开城门比你去买酒,对不上那就只有等到明天开城门了。”黄士俊听完就开心了,对对?难不了我的。他一口就应承了老兵,老门兵见当时正是深夜时分,就随境出一上联:“半夜二更半”。
这一联前后各为一个“半”字,并且一夜共分五更,二更半刚好是五更的一半。黄士俊想都没想当即就对上:“中秋八月中”,中秋刚好是八月十五,十五正好是一个月三十日的一半,老兵一听对得真好,于是就开门让黄士俊入城买酒了。
黄士俊在新兴的传说还有许多。传说其父亲黄镐的豆腐店就在西门口附近,现在西门的黄家大屋还跟黄士俊有关。据说县城南街的赵氏宗祠和西街的黄家大屋是红沙石脚的,民间流传这是因为南街赵氏祠是同宋代皇帝赵匡胤是同姓,而西街黄家大屋或是因为与状元黄士俊少年时曾居住在此有关。还有一则流传得很神奇的传说:黄士俊住在西街口,每天到城西的私塾上课都要经过虹桥。有一次洪水过后,虹桥被冲毁了。黄士俊过不了河,西门的土地公见到后,就背着他过河上学。还有一回,茅园村有位大户人家建大屋,这一天是上正梁的日子,但也奇怪,无论多少的泥水匠怎样用力就是不能把这正梁扯上屋顶,正在不知如何是好之时。黄士俊恰好经过,他望着这根樑柱低声喊道:“上”,随即那木樑就“嗖、嗖”被扯了上去。或许这些传说是因为黄士俊中了状元,人们就传说他是文曲星下凡而付会作出的故事。但这也反映了新兴人对这位半个新兴状元爷有着不一般的亲切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