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逝,金黄不逝”的油条

家乡区县: 江苏省兴化市

油条,汉族面食。又叫油馍、油果子、麻花、油炸果、油炸桧。油条是一种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面食,口感松脆有韧劲,是中国传统早点之一。人们一般与豆浆一起食用。

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清稗类钞》中还记载了很多地方称油条为“油炸桧”:“油炸桧,长可一人,捶面使薄,以两条绞之为一,如绳以油炸之,其初则肖人形,上二手,下二足……宋人恶秦桧之误国,故象形似诛之也。”因此,现今多推测油条起源于秦桧的年代,即南宋。老百姓当初吃“油炸桧”是为了消消心中的愤懑。但一吃味道真是不错,价钱也便宜,所以吃的人就越来越多。一时间临安城里城外很多摊位,都学着做起来,以后就渐渐的传到了外地,天长日久,就把这些根长条条称作了“油条”。

油条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适量的水、食盐、添加剂,经拌合、捣、揣、醒发、油炸制成的条形食品。当前,大部分地区油条含有大量的铝、脂肪、碳水化合物,部分蛋白质,少量的维生素及钙、磷、钾等矿物质,是高热量、高油脂食品。传统的油条的吃法是夹烧饼配以豆浆,若以蛋白质的品质而言,豆浆中含有丰富的离胺酸(Iysine),但缺乏钾硫胺酸(Methionine),而油条,烧饼正好相反,两者能互补,是绝佳的组合。

那么做法是什么呢,我来介绍一下做法:
(1)面粉 、白糖、 酵母粉用温水190ml搅拌均匀。
(2)面粉放盆中。
(3)先将酵母水倒入面粉中揉成面团,然后再用食用油继续揉。
(4)后发酵一个小时。
(5)面团发至两倍大
(6)盐 小苏打混合,用温水15ml化开,用小苏打水将面团再次揉匀。(最好将水分次揉进面里)
(7)盖上保险膜继续发酵,又发到两倍大,第二天早上用。(不一定都要提前一天发面的,当天发也可以,只要时间充足就可以。)
(8)案板上抹油,手上也要抹油,将面团在案板上按压成长方形。
(9)刀上也抹油,将大面片切成小条。
(10)两根面条叠在一起,压扁,用筷子在中间压道沟出来,这是处理好的油条坯子。
(11)油锅烧到七成热,下油条坯子炸制,边炸边给它翻身。
(12)炸好的油条,一家人的早餐足够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点搭配,如沙拉酱等。

已经经历许久岁月的油条,还是和当初一样金黄,这样的金黄你喜欢吗?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也欢迎大家关注我。
能力秀http://www.wm23.cn/dswyj96
微博http://weibo.com/wyj199607
博客http://blog.sina.com.cn/712wyj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21054933.html

城市上空的祭歌(2015-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