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乒乓粿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一般为扁圆形。粿皮半透明,是用糯米浸泡后磨成浆,炊熟,加入少量白糖搓揉,使粿皮柔软带有稠度。采用白砂糖、芝麻仁、花生仁、槟醅麸、葱珠油为粿馅。
1 、相关简介
菜名:揭阳乒乓粿
主料:糯米粉,糯米粟粉末,糖粉,花生,芝麻,橙糕
配料:花生油
做法:用糯米粉调入适量的花生油,反复搓揉成泥状的粉团作粿皮;它的粿馅是用炒香的糯米粟粉末,加入糖粉、切碎的熟花生、炒香的芝麻、橙糕等。取一小块粿皮,压成薄圆片,包上粿馅,捏成圆粿型,然后用木印印出花纹,用腐膜垫底,蒸熟后晾凉即成。食用的时候,需要先上蒸笼蒸软,后再放炒锅中用猪油略煎,使之皮酥馅软。
特点:“乒乓粿”外面看起来,给人一种清润柔软的感觉,且味道香脆甜美,非常可口。
2名称由来
“乒乓粿”原名不叫“乒乓粿”,而是几易其名。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兵荒马乱,饥寒交迫,人民只得啃草根,吃野菜度日。在吃野菜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叫“鼠壳草”的,不仅无毒好吃,同时还有香味。后来,日子太平了,有人便用“鼠壳草”混合糯米去碾成粉,然后以粉为粿胚加佐料做成粿,蒸熟后呈暗褐色,吃起来别有风味。因为它是黑色的,所以揭阳人便称之为“乌粿”。尔后,人们每逢喜庆之事,都要做“乌粿”,但因“乌”字不大好听,人们遂用粿胚的原料一一“鼠壳草”来为它的名称,改称为“鼠壳粿”了。
后来,人们又改用“槟醅麸”作“鼠壳粿”的馅子。“槟醅”,就是把糯粟装在密封的铁罐内,爆炒熟,过筛去壳,碾碎。做粿时,每斤摈酷麸加熟白糖一斤,芝麻二两、花生三两,橙糕五钱。每斤鼠壳粉做30个粿胚,大小如半粒槟榔那么大。大了,胚太厚,小了易破裂。
由于揭阳“槟醅粿”独具一格,又是潮汕地区少见,加上风味独特,故此名声远传海内外。
“槟醅粿”的叫法,揭阳人本来就很难叫准字音,再加上和外地顾客做买卖,更难听准。1956年县饮食行业在一次买卖中,有一外地顾客问售货员:“你再说,这叫什么”粿“ ”乒乓粿“吗?因为”槟醅粿“和”乒乓粿“在字音上相近,那位售货员便将就答道:”对,叫乒乓粿.“由于乒乓易叫,易写,结果竟不上几天时间,人们都把”槟醅粿“叫为”乒乓粿“了。虽然叫”乒乓“是错得可笑,却成为公认的名称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