珏山又名角山,其双峰对峙,宛若—对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故名珏山。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媚风光相媲美。
珏山吐月
每年八月中秋之夜,站在山脚下青莲寺内的款月亭中观望,一轮硕大的满月自珏山双峰间突涌而出,如水似银的月光将珏山周边的山、林、水、石泼泻得银光闪烁。而珏山双峰则被裹在轻纱似的月色中,勾勒出其绝美的形胜,朦胧迷离,隐约天宫,这就是历代咏叹的晋城名胜“珏山吐月”,又谓之“双峰捧月”。
珏山自然景观迷人,人文内涵丰厚。山上松柏悬崖,林壑深蔚,游人不绝。自宋代起,历朝逐年在珏山双峰间建起玄帝殿、真武宫、灵官顶及一、二、三天门等。珏山寺庙依山势而筑。二天门三百六十余级石阶,陡然直上,两边峭壁险峻,峡谷幽深。及至山顶,迎面是气势雄伟的南天门,依次而上二天门、三天门、过月亭、而后至双峰极顶的真武宫和灵官顶。游历于珏山胜境之中,石刻碑碣无处不在,唐代诗人杜牧、明代尚书王国光、明代文学家董绪、清代阁老陈廷敬等在此游历后均留下了诗篇。 位于晋城市东南17公里处,景区总面积二十余平方公里。区内山、水、寺、观俱全,风景名胜众多。被誉为“晋魏河山第一奇”的珏山,突拔起,巍峨壮观,兼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秀,泰山之雄,环境开阔,景色秀丽。珏山景区交通畅达,食宿方便各项服务设施俱全,能满足游人的各种需求。
传说故事
在珏山景区二天门处,有一孔窑洞是专门供奉木匠祖师鲁班的。按道教的神仙供奉规制,珏山所供奉的真武祖师及诸神仙都与消灾解难、驱妖降魔、保佑平安有关,和木匠祖师鲁班风马牛不相及。原来,珏山在修建之初,曾受木匠祖师鲁班的帮助。
相传,玄武祖师通过精深的道法令当地富甲一方的士绅王太来折服,王太来向玄武祖师许诺在大年来临之际,让祖师住进新建的庙宇。然而,时进腊月,天寒地冬,王太来为实现诺言,拿出六斗黄金用于建庙。当地百姓加入到了修建庙宇的队伍当中,放羊的从羊圈里将羊赶出,往山上驮砖和河中结的大冰块,仅一天累死的羊就不计其数。没有几日,庙宇四围的墙就基本结束了,该到上斗拱的时间了。由于天气寒冷,斗拱部件根本粘不到一起。在地上熬好的皮胶,还上不到木匠手里,就冻成了冰疙瘩。眼看大年即将到来,无法向前赶工期。一夜之间,王太来的头发全白了。第二天,他来到珏山正顶,看着就要上斗拱的庙宇,痛心的哭了起来,这哭声惊动了正在雕刻盘龙藻井的瘦弱老者。这老者还未走到王太来身边,就听监工大叫:“来了快一个月了,给你块木头雕刻藻井,到现在马上就要上藻井了,还是一块木头,还不抓紧时间”。老者没有听监工的话,走到王太来身边,说:“东家你为何事而烦恼呢?”王太来将这几日的烦恼倒出。老者听后,在王太来耳边轻说了几句话后,独自走到木头旁又去敲打。王太来先是一惊,细细一想,权当死马当活马医吧。王太来命人将糯米碾碎,熬成糊糊状,令匠人每人一碗,吃到嘴里吐出来,用吐出来的糯米糊糊来粘斗拱,这一招果然灵验。不到一天时间,上墚的斗拱就全部粘完了。
由于天气的原因,粘上的斗拱异常牢固。王太来将此法问于木匠均不知其缘由。到上藻井的时间了,王太来在工地上寻找雕刻藻井的老者,已经找不到他了,只有他雕刻的那块木头还在那里。王太来走到木头跟前,轻轻把木头摇了一下,就听哗啦一声,那块木头上立刻现出四条飞龙,飞龙相互缠绕,吞云吐雾,围绕着中间的宝珠。王太命人小心翼翼的将藻井安上,藻井不大不小,安上合适,不差分毫,他对老者的雕刻手艺佩服的五体投地。王太来回到了家中,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同时,在祖师神位前祷告,曰:“我已将庙宇修好,请祖师不日驾临”。晚上,王太来做了一个梦,梦中见到了告诉他粘斗拱的老者,老者对他说:“弃恶从善,善莫大焉,玄武祖师以此度化,实属不易,我乃木匠祖师鲁班是也,得知祖师修庙有难,遂化身凡人前来相助”。王太来醒来将此事告知守庙人,守庙人甚为感激。于是,在二天门处凿出一石窟,供奉鲁班祖师,以此纪念他在修建珏山正顶中所立下的功德。
虽然,玄武庙宇经历数代,已有多次修缮。但是,鲁班助阵修庙宇的事却在当地广为流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