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屯堡]云峰八寨之云山屯

家乡区县: 贵州省平坝县

“云峰八寨”由云山屯、雷屯、本寨、小山寨、吴屯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八寨中尤以与天龙屯堡一起号称四大屯堡之一的云山屯最完整地保存着石砌屯门、城楼、寨墙等古代军屯防御设施。云山屯深藏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七眼桥镇云鹫山峡谷中,寨前古树浓荫,两山夹峙,山势险峻,仅有一条盘山石阶可进入屯门。屯门两侧依据山岩地势砌成高六米、长十数里的石墙连接悬崖,并如长城般在两侧陡峭的高山上蜿蜒合围。各显要位置分布十四个哨棚(碉堡)。一条东西向石头主街纵贯全村,街两侧有高台戏楼、财神爷庙、祠堂以及老字号"德生昌"中药铺。数条弯曲的小巷巧妙地将各家各户串联起来,住宅、碉楼等大部分建筑依山势的起伏呈阶梯状分布于两侧山腰,整个村落布局、道路设施和院落结构绝妙地完成了三重封闭性防御体系。

屯堡妇女有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他们是虔诚的佛教徒,宗教已经完全渗透到屯堡人的精神和意识里。为了表达他们对佛祖的虔诚,有的屯堡妇女竟然跋涉了两百多里的路,从安顺徒步到贵阳黔灵山的弘福寺烧香叩拜。而且,她们还规定,朝山拜佛的妇女得从不再生孩子时后开始,倘若朝山拜佛后,又再生孩子的话,那么一切的功德都会消失,所有的修行和功德都的从头再来。因为,她们认为,只有身子干净了,才能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佛祖的惠泽才会垂青于你,颠沛的心灵才会得到神灵的慰藉。图中屯堡妇女缠头里的黄纸,是一张刚从云鹫山顶云山寺里求得的平安符。


屯堡妇女可说是屯堡文化忠实的守护者,一身明初朱元璋家乡的“凤阳汉装”一穿就是六百年。她们的装束通常是青布宽袖镶边大襟衣,黑布围裙,滚边绣花长统凤头鞋,已婚妇女腰束长长的织锦丝带,佩带银质耳环、手镯、戒指,腰带在身后结着坠子,微风拂过,飘逸翻飞,极有韵味。未婚女子梳长独辫,已婚妇女剃额修面,束“三绺头”,前发高束似凤凰头,包头帕,丈夫或双方长辈中有亡故的包白帕,如果看到老年妇女包青帕,那么这家人肯定都长寿。屯堡妇女自古以来追随朱元璋的元配夫人“大脚马皇后”,不缠小脚,而且习惯打绑腿,因而被周围的少数民族和后来迁到贵州的汉人讥笑为“大脚女”。


屯堡服饰是屯堡风情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妇女的大袖长袍尖头鞋和别具一格的“凤阳头”与南京博物馆所藏明代服饰与发式相似,它述说着屯堡人祖先挥戈南征的古老故事。年龄较大的屯堡妇女被称作“太婆”,服饰较为朴实,并多以青色为基调。其头饰较为简单,把头发梳在脑后挽成发髻,罩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简单的管簪,并包上一块青纱帕或青布,所穿大袖子长衣服的衣领袖襟绣简单花边,系青布腰带和围腰布,脚穿尖头绣花鞋。冬季小腿上包裹脚布(绑腿)以御寒。这些太婆们外出赶庙会、走亲戚时,肩上挂着黄布挎包,腰带上插一块折叠成方形的手巾,撑着红色的油纸雨伞,三三两两邀约成行。聚在一起时喜欢念佛或拉家常。她们用低沉的声音唱念佛经,吟出人生的艰辛和感慨:“人生好比山上草,春绿秋黄一世了;挂起露珠如戴玉,一到寒冬不见草。南无阿弥陀佛!”。


屯堡人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妇女的衣着和装扮上。屯堡妇女始终保持大袖长袍尖头鞋等明代遗风,《安顺府志-民风》记:“屯军堡子,皆奉洪武调北征南。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再看今日屯堡村落中妇女的服饰,尽管年轻姑娘追求时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朴风采,但一旦结婚后,周围环境使然,仍恢复传统服装的样式。身着或青色或蓝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绿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长袍,系“丝头腰带”,后吊长长丝绦,在袖口、衣襟处镶嵌美丽的花边。长发挽髻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额上缠头……


据屯堡人说,屯堡妇女的头饰和服饰在婚前和婚后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婚前,姑娘梳着独独的一条辫子,头上不包帕子,很清纯很俊俏。而衣服的上衣则是小袖的素色长袍,并以布为腰带。婚后,妇女头上挽着发髻,并用银做的细练簪绕髻一圈。包青色或白色的头帕。并且必须穿大袖长袍,前襟点缀着花边,腰带改用丝绸腰带,后面打着结。江南的丝绸工艺在屯堡妇女的丝绸腰带上得到了较为突出的体现。这条丝绸腰带是屯堡妇女最庄重,最昂贵的装饰品,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地触摸。结婚的时候,新娘子还要剪眉,扯脸,也就是将脸部的汗毛和前额的毛发一齐剪掉,并把眉毛剃成细柳状。屯堡妇女的服装颜色主要以蓝、绿、藏青、藕荷色为主,却绝少有红色的。只有在结婚的时候,新娘才穿一次鲜红的嫁衣,而这红嫁衣的风采也就成了屯堡妇女一生种记忆深处的经典风景,那是她们一生种的幸福极致。


有六百余年历史的地戏被称为“戏曲的活化石”,来源于军傩,流行于贵州省汉(屯堡人)、布依、仡佬、苗等民族中,尤以安顺及其周边地区为盛。地戏演出,其目的一是娱乐,二是纳吉驱邪,祈求五谷丰登,因而整个过程充满着傩祭活动内容。地戏演出的剧目、本子又叫“地戏谱”,“谱,布也,列年事也。”地戏具有以史为线索的性质。民间艺人有“戏叙史册”之说。按历史年代编排,现存剧目有:《封神演义》、《大破铁阳》、《东周列国志》、《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郭子仪征西》、《残唐》、《二下南唐》(飞龙传)、《初下河东》、《二下河东》、《三下河东》、《九转河东》、《二下偏关》、《八虎闯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岳飞传》、《岳雷扫北》等,全是唱朝代兴衰的战争故事。地戏表演中吸收了古代战争中的各种格斗动作,格斗双方手持刀、枪、剑、戟交锋,构成了军傩最主要特色。图为雷屯的地戏表演。


地戏面具的佩带是先用轻薄的黑纱将头罩住,再将面具斜戴在额上(因面具代表神灵,应居于最高位置,而演出者是扮演神灵的,不能让观众看到真实面目),一旦戴上面具就完成了从人到神的转变。戴上面具是神,脱下面具是人,这是傩文化的精髓所在。一个平淡无奇的乡野汉子,一旦戴上面具就成为神的化身,接受乡民的顶礼膜拜,一旦脱下面具他又重新成为乡民中间的普通一员。每一个面具都代表着一尊神。图为吴屯地戏队的表演。
----------------
住:云山屯没有旅馆,可在屯堡人家借宿。
行:1、从贵阳乘安顺的客车到平坝或安顺,车资30元/人。然后乘平坝-安顺往返中巴到七眼桥镇,车资约4元/人。可在七眼桥镇上乘摩的或三轮车至云山屯,车资约3元/人。
2、在贵阳乘7437次列车到七眼桥下,车资5元/人,然后在火车站乘三轮车到云山屯,车资约3元/人。这是最快捷省钱的方法,毛豆强烈推荐。
小贴士:因屯堡人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一年中,下面的四天可以免费进入云山屯,而不用购买30元的门票。
农历正月初九:帝释天尊诞
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是观音信仰三个重要节日之一
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是观音信仰三个重要节日之一
农历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是观音信仰三个重要节日之一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9436498

回忆属于一个人(2015-04-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