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郊16公里处,自古以“神仙都所”、“人间福地”而闻名天下,是我国道教发源地和历史悠久的道教名山。景区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共有52个景点,景物景观230处,是江西唯一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双冠”景区。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道教的发祥地,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现由七大景区、一个外围独立景点组成。其中,仙水岩景区、正一观景区、上清宫景区、马祖岩景区、应天山景区、天门山景区、圣井山景区为风景区的主体,鬼谷洞为风景区的外围独立景点。龙虎山的山水自然天成,美轮美奂。泸溪河(流经上清镇、龙虎山一带俗称上清溪)发源于福建光泽和江西资溪的崇山峻岭之中,似一条逶迤的玉带,把龙虎山的奇峰怪石、茂林修竹串联在两岸。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丹霞地貌与泸溪河相伴,构成了“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奇丽景象。丹崖碧水、山水交融,且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千古未解的古越崖墓之谜完美结合,交相辉映。
龙虎山在江西贵溪县西南部,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自然景观主要沿泸溪河两岸展开,“丹峰环碧水,密林藏怪石,苍山挂飞瀑,候鸟映湖光”的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景区内有天工造化的龙虎山,有惟妙惟肖象鼻山,有美若绝伦的僧尼峰,还有天下绝景—思源壁等景点。
东汉中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此炼丹传道,至今天师道远播海外,源远流传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以及璀所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崖墓群,构成了这里自然、人文景观的“三绝”。
登高可览九十九峰龙腾虎跃之雄骏,乘筏可赏二十余里仙踪飘缈之画屏,寻天师足迹,控崖墓之秘,其乐无穷。龙虎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临武夷,北接黄山、庐山和瓷都景德镇,因此可数景联游。
龙虎山的神奇在其崖墓群,泛舟泸溪河上,两岸的崖壁犹如一幅历史画巻展现眼前。一个个山崖墓穴,形态各异,高低不一。有的单洞单葬,有的连洞群葬。淡黄色的古棺木和堑底封门之间的 泥砖清晰可见。据考证,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墓,距今已有2600年的历史。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到的几百件文物,如十三弦木琴、斜纹纺织机以及陶器、木器、篾器等都十分珍贵,堪称中国崖墓文化的发源地和崖墓文化博物馆。而墓内所葬何许身份之人,为何要冒险葬进山崖,如何放进悬崖峭壁之中,至今仍是一个谜。1989年上海同济大学陆敬严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在龙虎山仙水岩,采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绞车、滑轮、绳索等,进行了崖棺吊装试验,一次成功,对于“如何安放”,便有了一个说法。现在每天在龙虎山仙水岩都有这样的表演,由当地以采药为生的同胞五兄弟向游人展示下索、起吊、入穴的全过程,令人惊叹不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