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包头--流口水的北梁爆肚馆

家乡区县: 包头市东河区

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对于绝大多数的北梁居民来说,可谓是迫不及待。这个给人留下脏、乱、差印象的地方,在马桂珍的眼里却是一块福地。 马桂珍19岁开饭店,15年期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最终在2003年把北梁上的自家房子改成了饭店。如今的马桂珍也没有想到,当初把饭店选择在这么偏僻的一个地方,反而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马桂珍夫妇俩开的北梁爆肚馆在包头人中口口相传,于是成就了北梁上一道奇特的风景:一处其貌不扬,甚至有些破败的院子门口簇拥着不少名车,甚至豪车。

养牛场对面开名店

北梁爆肚馆在先明新村,头次来的顾客总要通过问路才能找到这里。从官井梁大街一直北上,看到留柱窑村大门后,往里走,在第一个丁字路口右拐,再往里走,路过先明新村的一个大门,再往里走1公里,看到一个养牛场,养牛场对面便是北梁爆肚馆。养牛场的味道很刺鼻,却丝毫不影响人们来这里就餐的情绪,相反,养牛场成了人们找到这里的标识之一。

没有豪华的装修和精致的餐具,有的是农村人的干净和朴实。北梁爆肚馆的大厅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叫大厅,只是在大院墙上用彩钢搭建了一个顶棚,把正房和院子连为一体。“这以前是我们的家。为了省房租,就把饭馆开在自己家。起初,是把正房和东厢房改成招呼顾客吃饭的地方,结果生意越来越好。再加上一遇刮风天气时,养牛场的脏东西就往我们院子里刮,那股味儿也不好闻。后来,就把院子搭了个顶棚,干脆弄成全封闭的,就成了现在的这样。”

生活所迫落户北梁

马桂珍落脚北梁是被生活所逼。马桂珍是固阳人,14岁开始在饭馆打工。5年后,她觉着自己学了不少东西,就拉着亲戚开起了第一家饭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可马桂珍没有着急想着挣钱,她觉得哪怕利润薄点,只要顾客认可你,一准没错。生意一开张就特别红火,也惹来了旁人的嫉妒。房东第二年便要求收回房子,不租给马桂珍了。马桂珍又在新兴大街租了房子,但是最终还是因为生意火爆,被房东收回了房子。就这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马桂珍最后把房子租在了铁西区附近,因为生意不好,再加上当时是“非典”时期,导致生意歇业、关门。

坐在家里的马桂珍不服气,原本以为饭馆开在繁华地带就可以扎稳脚根,却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被驱赶,再加上那几年生意不好赔了不少钱,马桂珍实在没有精力再去街里开店了。马桂珍和丈夫商议后,决定在自家门前开一个爆肚馆。这样,既没有房租,也不用担心被人撵。“可是,饭馆的地方这么偏,没有顾客怎么办?”马桂珍前思后想,最终鼓起勇气开张了北梁爆肚馆。“当时,我们真没想到要挣多少钱,只求挣个生活费就行了,哪能想到现在有这么多顾客!”如今,北梁爆肚馆有20多张餐桌,几乎每天都爆满。

靠真材实料树口碑

生意虽然红火了,可是睡觉的地方才巴掌大。为了打理饭馆,马桂珍一家四口住在饭馆里,也就是正房一间才十几平方米的小屋。每天9时,马桂珍和丈夫白东子去屠宰场进货。在经营上,北梁爆肚馆没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羊架子、羊棒骨和爆肚。如今,每天仅是羊架子和棒骨就会卖到200斤以上。“北梁这里有屠宰场,我们能进上最新鲜的食材。”马桂珍说,“北梁开羊架子馆的人很多,但是能把爆肚也卖起来的寥寥无几。因为爆肚非常讲究新鲜,如果一到两天内不吃的话,就咬不动了。”现在,尽管马桂珍是老板娘了,可是进货这个环节都是她亲力亲为。“有时候,人多忙不过来,我亲自下厨。进货总要我自己把关。”马桂珍说。

给小店注册商标

起初,马桂珍的小饭店只有3个人,她自己掌勺,丈夫做面案,还有一个服务员。如今,马桂珍雇了10个人,都是北梁的居民。徐雪梅在这里干了5年了,原本在家看孩子的她,在孩子长大后,想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于是来到了这里。

误打误撞,马桂珍的农家大院成为当今饮食的时尚。看到马桂珍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后,紧接着,先明新村这条路上涌现了各种模仿北梁爆肚馆的饭店,仅仅是开羊架子馆的就有十几家。对此,马桂珍笑着说:“如果这条路真能成了美食街,那也不错。”正是有了马桂珍的先例,这条原本不被人们熟知的地方,逐渐火了起来。每天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高档小轿车出没在这条路上,来这里只是为了吃一顿正宗的北梁爆肚。现在,马桂珍已经在工商局注册了“北梁”商标,北梁爆肚馆也成了独一家。

面对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马桂珍很坦然,她说:“我们准备要一间底店,政府给在哪里,我就把北梁爆肚馆开在哪里,但是味道还是那个味道。”

在北梁住了10年的人不在少数,可是在这10年间能给他们带来财富的人屈指可数。幸运的是,马桂珍就是这屈指可数的几人之一。想必,马桂珍也是最不希望北梁消失的人。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histopher
李小红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501708520/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
李小红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501708520

 

小红(2014-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