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好人齐兆钧爱洒宽城

他月工资不过千元,还因重病做过手术,花去数万元积蓄。可就是这样一位农村退休老教师,8年间先后寄出140多张汇款单,资助了10位素不相识的外地贫困学子,帮他们完成学业。他就是南和县贾宋镇齐庄村的齐兆钧老师。2009年,齐兆钧被评为联通杯度南和县“十大新闻人物”。

6个孩子要辍学,他坐不住了

第一次给孩子们寄钱,那是2002年。

2001年年底的一天,齐兆钧早早地来到学校。在办公桌上,他看见一本《女子世界》,便随手翻阅起来,其中一个栏目——《爱心桥》,立刻“揪”住他的目光:*娇,河北省宽城县桲罗台中学初一学生,家庭生活困难,面临辍学;*艳楠,河北省宽城县桲罗台中学初一学生,面临辍学……

6名学生因为生活贫困即将辍学,这让身为教师的齐兆钧心情格外沉重。他脑海里闪出一个念头——尽自己努力,资助其中一个孩子。

这个念头一产生,便再难放下。当天下午,再也坐不住的他,迫不及待拨通了宽城县桲罗台中学的电话。他想尽快确定资助对象。“他们都生活在贫困山区,有的父亲去世,有的父亲久病……”学校的介绍,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齐兆钧很清楚自己的经济状况,1996年他得食道癌,先后在北京肿瘤医院做了3次大手术和多次化疗,家里为此花去几万元。2001年底身体恢复后,他恢复上班,可每月工资不过600元。老伴在家务农,别无经济来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如果只资助一个,其他孩子咋办,还是要辍学……几个孩子的情况在他的心头掂来掂去,选择谁?放弃谁?

当晚,平时9点准时入睡的齐兆钧咋也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你这是咋啦?”老伴担心地推推他。齐兆钧说出了自己的矛盾,老伴也陷入沉默,半晌无语。“要不,咱都管了吧!”他决定全部资助。

一个月后,正逢新学期开学。6张每份100元的汇款单带着齐兆钧一颗赤热的爱心,飞向承德市宽城县桲罗台中学。他揪了一个月的心也轻松了许多。

冰箱以后再买,先给孩子凑学费

2002年的一天,齐兆钧正在家中批改作业。“家里有人吗?”一个外地口音喊道。他出来一看,是前几天来邻居家串亲戚的妇女。

“我想用一下你家的电话。”妇女拘束地看了一眼,低下头。他热情地把她让进屋,拿出电话让她用。妇女用方言说着什么,他听不懂。

最后,妇女几近哭泣着打完了电话,看到妇女伤心的表情,他禁不住问了几句。“为了孩子上学,我们出来打工,可干了半年老板也没给工钱,我们回不去了……”妇女伤心地说。

经过交谈,他了解到妇女是陕西省宁陕县金川镇人,有一个上初一的儿子,家庭困难,为给孩子挣学费,出来打工,结果分文没拿到。

“我拿不到工钱,儿子张宏林就只有退学了……”妇女走后,一连几天,他脑子里总回响着妇女出门时说的那句话。想到几天后妇女流着眼泪回到家,孩子知道妈妈没能带回学费要辍学,一定非常失望……他不愿再多想。

“刚资助了*艳楠等人,我再资助张宏林确实有困难,怎么办?”“自己再节省一些,少吃点、穿差些,不能耽误了孩子,要让这个孩子上学……”几天忧虑后,他坚定了自己的决定,按照留的地址给张宏林寄去了学费。

事后,齐兆钧一直牵挂着张宏林。2003年,他利用一次到陕西的机会,专程看望了张宏林。他看到张宏林一家非常困难,但孩子却很懂事,学习之余,一有时间就帮家里干活。他当即决定再多资助张宏林一些,一定不能因为家庭贫困,让孩子耽误学习。

几年来,张宏林没有辜负齐兆钧的厚望。2007年,他如愿收到了北京八维计算机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快开学了,张宏林的学费还没凑够,齐兆钧的心又揪了起来,上大学的学费不是一笔小钱,怎么办?他猛地想起,前几天,老伴把攒的2000多元钱交给他,让他买一台冰箱,干脆把这钱给孩子凑学费吧,冰箱以后可以再买。

2007年8月23日,天下着雨,他怀揣2000多元钱急匆匆赶往北京。

在北京西客站出站口的人群中,他一眼看见张宏林,1米8多的大个子,风雨中的面容非常憔悴。张宏林看见他感激地哭了。

当天,他将张宏林送到学校,交完学费,他走时又留下200多元生活费。

每年寄出4000余元,对自己却很“抠门”

2002年,他开始资助*姣、*艳楠、*雅杰等6人,后来又资助张宏林,再后来是张宏林的表妹、*娇的哥哥*学超、*雅杰的姐姐*凤杰。细数下来,8年间齐兆钧共资助了10名贫困孩子。平均每年他要寄出4000余元。对于一位普通农村教师,这是项不小的支出,生活捉襟见肘。

2003年一个偶然机会,他应聘为南和县人寿保险公司的兼职业务员,教学之余,他十分努力的工作。随着收入的增多,他依然俭朴,只是每学期寄出的资助款在逐渐增多,每人100元、200元、300元……

2006年,他从南和县城关中心学校光荣退休。至今,在他的书桌抽屉里,珍藏着一沓荣誉证书。历年来,他多次被南和县政府、南和县教委评为模范教师、两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南和县政府记大功一次,一等功两次……

一位邻居说,过去,乡亲们都觉得齐老师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太“抠门”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没见他买过一件新衣服,全是捡别人的旧衣裳……后来,大伙慢慢知道,他节省的钱都资助了失学的孩子,便开始钦佩他,觉得他了不起。

孩子们能顺利完成学业 是他最大的幸福

“齐爷爷,我终于通过了网络工程师考试,并且考取了网络工程师中级资格证书……”

*姣、*艳楠、*学敏、*雅杰等孩子平时取得的点滴进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写信告诉齐兆钧。

转眼几年过去了,在河北工学院上学的*学超毕业了,如今在本地一企业工作;*姣马上也要从承德市旅游学院乡村干部培训班毕业,回本地参加工作……

“我不求什么物质生活,看到这些孩子没有因贫困而辍学,且现在已有几个顺利完成学业找到了工作,我就高兴。”齐兆钧朴实的语言里透着大爱。

八年来,齐兆钧共寄出多少资助款,他从未算过,但他所留存的140多份汇款回执单,却承载着远方10个贫困孩子上学的希望。齐兆钧说,每次汇款回来,看着回执单上的姓名,他都会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目前,依然有5个贫困孩子每月接受着齐兆钧不等数额的资助。

MENG(2014-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