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色小吃:
烤全羊是新疆的一大名馔,其风味可以同北京烤鸭媲美
主巴依等上层人士在逢年过节、庆祝寿辰、喜事来临时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的珍馐佳肴。自新疆解放后,烤全羊已为疆内各民族老百姓所食用,在赛马节、巴扎(新疆民族特色的商农家散养小山羊品贸易交流会)上以及年节夜市里,常常有巴郎(维吾尔族小伙子)叫卖烤全羊的。烤全羊既可整只出售,又可切分零售,深受各族消费者青睐。目前,烤全羊已成为新疆少数民族招待外宾和贵客的传统名肴。新疆地产阿勒泰羊是哈萨克羊的一个分支,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肥臀羊,肉质肌美鲜嫩而无膻味。
肉少脂肪,不肥不腻,膻味小,煮汤烹调适口,以槐山羊肉制成的槐店东关熏羊肉,是远近闻名的美食珍品。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之所以如此驰名,除了它选料考究外,就是它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而无膻味,在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技术高超的厨师选用上好的两岁阿勒泰羯羊,宰杀剥皮,去头、蹄、内脏,用一头穿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铁钉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上白面粉等调成糊。全羊抹上调好的糊汁,头部朝下放入炽热的馕坑中。盖严坑口,用湿布密封,焖烤一小时左右,揭盖观察,木棍靠肉处呈白色,全羊成金黄色,取出即成。
羊杂碎
烩羊杂,又叫羊杂碎、羊下水,是大西北地区常见的传统风味汤类小吃。由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故又名“羊杂烩”。羊杂碎,贵在羊杂碎杂、碎。不杂不碎,吃起来就没滋味。羊杂碎集羊内脏于一锅,形色繁多,肉质各异,味道酸辣兼宜,无腥不腻,汤鲜味美,入口生津,营养丰富,在气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食着往往半碗才下肚,便遍体生热,一碗吃完,则热汗淋漓。既经济实惠,又食用方便。羊杂碎[1]
烤羊肉串
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风味小吃,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烤羊肉串,维吾尔语称之为烤羊肉串
“喀瓦甫”,是维吾尔族的一种传统小吃。其做法是:把羊肉和羊油切成薄片,肥瘦搭配地穿在细铁钎上,放在长形的烤羊肉串炉上烤,然后撒些辣子面、精盐和孜然粉,数分钟即熟。其色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不腻不膻,鲜嫩可口。
在新疆无论到哪里都有烤羊肉串。库车有一种“米特尔喀瓦甫”(一米长的羊肉串),这种巨型羊肉串,吃起来才过瘾,吃上2-3串,即可饱肚。
最原始的羊肉串用的钎子是红柳、红柳是耐旱植物、多生长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广泛分布。红柳枝细长而硬、粗细都差不多、通过炉火的烧烤、会散发出一些特有的香味、而且还环保,一些老新疆饭馆一直使用红柳枝做钎子、这些饭馆分布在一些经济不是发达的小地方、只有在这种地方才可以看到红柳钎子、在新疆乌鲁木齐二道桥附近的饭馆也可以看到、很受游人的喜爱。
烤羊肉串维吾尔语称之为“喀瓦甫”。
羊羔肉是一种味美的肉食品。羊羔肉多选择当年羯羊或周岁以内的羊。做法是把羊羔宰杀后,去其皮和内脏,洗净后放在大锅里煮,并放洋葱、胡椒等佐料。煮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用冷水煮,另一种是先用开水煮,无论哪种煮法,都要捞去浮在汤上面的血沫,等肉快熟时再放盐。羊羔肉鲜嫩而可口,是待客的上品。羊肉抓饭抓饭,维吾尔语称“波劳”。其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和清油(植物油)。
香馕
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古代称为“胡饼”、“炉饼”。
米肠子和面肺子
米肠子和面肺子是利用羊的下水做的一道名撰。深受维吾尔、回等少数民族的欢迎。它以羊肉的内脏作原料
米肠子面肺子(5张)
烹制而成,因其选料严格,制作费工,上市量少,故知者不多。
宰羊之后,细心的将羊内脏完整取出,用清水反复灌洗羊肺至白净,羊肠翻洗干净,备用。然后将羊肝、心和少量肠油切成小粒,加适量胡椒粉、茴香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拌和均匀作馅,将其填入羊肠内。再将白面粉洗出面筋,待面水澄清后,滗去大部清水,留少量清水搅动成面浆,再取出小肚套在肺气管上,用线缝接,把面浆逐勺舀出到入小肚,挤压入肺叶。再将以少许精盐、清油、茴香粉、胡椒粉调好的水汁用上述方法挤压入肺叶。然后去小肚,用绳扎紧气管封口。再把米肠子、面肺子、洗净的羊肚和卷有少许辣椒粉用绳扎的面筋入锅煮。煮时还须在肠子中的大米半熟时,用钎子遍扎肠壁,使之放气放水,以防肠壁胀破。熟后取出,稍凉切片,混合食用。
烤包子
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皮特尔曼吐")是维吾尔族同胞喜爱的食品。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类如北京夹肉烧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很受顾客欢迎。有趣的是,当薄皮包子蒸熟揭笼或烤包子从馕坑取出那阵子,厨师常提高嗓门,拉着声喊: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包子哎……"。据说这个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是几百年前的名厨,他做的烤包子、薄皮包子真是誉冠西域。于是后人就拿他的名字作为招徕顾客的牌子.烤包子
拉条子
拉条子,维吾尔语叫“兰格曼”,是新疆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美食。手抓饭
手抓饭介绍是糕点主食菜谱之一,以羊肉为制作主料,羊肉抓饭的烹饪技巧以焖菜为主,口味属于清香味。
羊肉抓饭的特色:羊肉入味,胡萝卜和葡萄干软中带甜,米饭浸透各种香味。吃抓饭有一定讲究,传统习馈是,先邀请客人们坐在炕上,当中铺干净餐布。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淋洗净手。待全部客人净手完毕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按2—3人一盘的间隔置放在餐布上,客人们一番谦让后,即用手从盘中抓吃。用手指将米团成小堆后送入口中。抓吃时,务必注意,不得洋洋洒洒。抓饭之名由此而来。但一些家庭招待汉族客人,也有例外,备有小勺。
关于羊肉抓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1000多年前,有个叫阿不都艾里的医生,他晚年时候身体虚弱,吃了不少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这种饭色、香、味俱佳,很能激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地得以康复。周围的人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这个“药方”就是羊肉抓饭。传说可另当别论,但抓饭确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羊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萝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颇多裨益。
烤羊腿
烤羊腿,是从烤全羊演变而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羊腿烘烤过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种配料和调味品,使其形、色、味、鲜集一体,色美、肉香、外焦、内嫩、干酥不腻,被人们赞为"眼未见其物,香味已扑鼻"。
大盘鸡
大盘鸡是新疆地区很普通的一道美食,基本家家都会做,而且在招待远方来的客人的时
候大多也做这道菜,也很符合其他民族同胞的口味。
油塔子
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
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油塔子的制作不很简单,需要一定的技艺。
香酥羊腿
羊前腿肉: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
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温味甘,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强壮祛疾食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洋葱:洋葱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无论中餐还是西餐,洋葱使用都非常普遍,洋葱的营养及其丰富,特别是它的特殊功效更是成为食物原料中的佼佼者。洋葱具有发散风寒、抵御流感、强效杀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扩张血管、降血压、预防血栓、降低血糖、防癌抗癌、清除自由基、防治骨质疏松症和感冒;并且还可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积内停等症。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炒烤肉
新疆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起源于90年代初期,主要是鸡块和土豆块,配皮带面烹饪而成,新疆大盘鸡色彩鲜艳,有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而且经济实惠,亲朋聚会食用尚家。
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2002年沟里种葡萄615.6公顷,生产鲜葡萄168610吨。这里主要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喀尔、百加干、琐琐等13个品种。其果实成球形、卵形。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似玛瑙,而有的绿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
其含糖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珍品,新疆葡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约600多个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百家干、木纳格、黑葡萄、和田红、喀什哈尔、粉红太妃等,尤以无核白最为名贵,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素有“珍珠”美称,且富含多种营养。葡萄还可酿酒、制作果酱、果汁。西域种植葡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盛夏的季节走进绿洲,家家户户的葡萄架不但会带给你阴凉,好客的主人还会采来晶莹的鲜葡萄给你消暑解渴;即使是隆冬,在塔里木盆地一带的集市上,仍然可以尝到保存得较好的葡萄。
新疆哈密瓜
“凡瓜甜而美者,皆哈密来也”新疆哈密瓜得名很早,古称甜瓜,
风干牛肉
风干牛肉是新疆小吃菜谱之一,以牛肉为制作主料,风干牛肉的烹饪技巧以风干为主,口味属于咸鲜。风干牛肉色泽较深,肉质带点柔韧却不失香嫩,有嚼劲更香口,用蒜苗爆炒更能发挥其独特的咸香,也可选以香芹拌炒,自有一股清新的香气。
新疆凉菜
提到新疆美食,除了羊肉烤馕大盘鸡之类的荤食,还有一道不得不提的美食,新疆凉菜:“皮辣红”。皮辣红的发音本是“皮拉哄”,意思呢,特容易理解。在新疆管洋葱叫“皮芽子”,所以捏,按照俺们新疆人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三个字,就把这道菜的内容都给爆料了。皮芽子 辣椒 西红柿=皮辣红。皮辣红在新疆还有一个名字叫:老虎菜。
瓜果之乡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在民间流传着一首优美的“顺口溜”,对新疆不同地区的不同瓜果加以概括。
吐鲁番葡萄哈密的瓜, 叶城的石榴人人夸,
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 伊犁苹果顶呱呱,
阿图什的无花果名声大, 下野地的西瓜甜又沙,
喀什樱桃赛珍珠, 伽师甜瓜甜掉牙,
和田的薄皮核桃不用敲, 库车白杏味最佳。
一年四季有瓜果, 来到新疆不想家。
酸奶子
维族人最家常的饮料,并且家家会做,外地人可能喝不适应,可以适当加白糖和蜂蜜,夏天还可以加冰。且发酵后的奶结晶体疙瘩,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等民族都很喜欢吃.。
揪片子
揪片子是新疆人民喜爱的传统美食,揪片子属于汤饭的一种。就是将面片子和菜一起煮制的汤饭,味道鲜美,是不错的家常美食。俗话说:“揪片姓张,越热越香”。 特别是冬天吃,那个暖,那个香,从里到外。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