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揭西

家乡区县: 广东省揭西县

揭西县,隶属揭阳市管辖。位于广东省东部,莲花山南麓,潮汕平原西北部,榕江南河中上游。地处东经115‘36至116‘18,北纬23’18至23‘41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东连揭阳市区蓝城区,南邻普宁市,西南接汕尾市陆河县,西北与梅州市五华县为邻、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揭西县是著名的侨乡,拥有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共60.8万人,相当于全县总人口的67.36%

历史沿革

揭西县是广东省革命老区之一。民国13年(1924年),农民革命运动就在五云一带蓬勃开展。民国14年,周恩来参与领导的东征军两次到此。土地革命时期,古大存领导的红军在大北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名震潮汕。民国26年(1937年)初抗日战争前夕,中共韩江工委书记李碧山,不顾白色恐怖,秘密到五经富建立了土地革命战争失败后揭阳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火种越烧越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北山区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投身于清匪反霸、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等一系列运动,积极支援和参加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1988年之前,揭西县有67个自然村被省评为革命老根据地,其中属红色根据地的有30个村,属抗日游击区的有1个村,属抗日根据地的有9个村。1992年5月,揭西县隶属揭阳市管辖。1993年10月,揭西县北溪等214个管理区(村庄)被省评划为游击根据地村庄。

1965年从揭阳县划出西北部13个公社(镇)和陆丰县划出2个公社设置揭西县。1975年将普宁县的3个大队划归揭西县管辖。原隶属汕头专(地)区,后隶属汕头市,1992年汕头市划分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市,揭西县隶属揭阳市管辖。县政府驻河婆街道。

民族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揭西县户籍人口881746人,户口登记人口716789人。登记人口中,汉族716158人,占总人口99.91%;其他民族599人,占总人口的0.09%。少数民族有:蒙古族101人,回族24人,藏族21人,维吾尔族8人,苗族83人,彝族16人,壮族188人,布依族9人,朝鲜族26人,满族12人,侗族28人,瑶族28人,白族3人,土家族17人,黎族19人,畲族2人,拉祜族2人,土族5人,达翰尔族1人,仫佬族2人,羌族1人,毛南族1人,鄂温克族1人,独龙族1人。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是嫁入的妇女。2003年底户籍人口902563人。其中,汉族90179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9.91%;少数民族77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9%。少数民族中,壮族418人,苗族75人,黎族64人,土家族50人,侗族49人,瑶族45人,满族9人,布依族、藏族各8人,仫佬族、彝族各6人,畲族、僳僳族各5人,蒙古族4人,水族、毛难族各3人,回族、拉祜族、土族、俄罗斯族各2人,白族、哈尼族、佤族、锡伯族、独龙族各1人

地貌

山地、丘陵、平原

民间艺术

赞鼓舞、客家山歌

 

若忧(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