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阳逻经济开发区如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正在探索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第一,天然良港。阳逻港是“黄金水道”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深水良港,岸堤为坚固的整块巨石,不膨不塌。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轮船,一半时间可以停靠万吨级巨轮。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的一期5万标箱水下泊位工程、10万平方米陆域工程与集装箱堆场已建成,到2010年预计可以建成100万标箱的规模。港口中设有公用型保税仓库,为国家保税物流中心B类,建有海关联检大楼,拥有24小时到上海直达航线的潜力。从“两型社会”的政策支持、湖北省船钢港的产业配套、“九省通衢”的航运基础、社会效益、水深限高等方面看,阳逻比九江、岳阳、南京、重庆等其他长江港口更具有比较优势。
第二,规划先行。早些时候,沿海有些港口地区,提出“先发展,再规划”的发展思路,盲目投入巨资建设功能相近的港口和码头。现在看来,这些“发展冲动”造成了巨大的沉没成本,影响了港口经济提升的空间,浪费了资源和机遇。阳逻港则不同,早在解放前,阳逻港就开始调查论证。解放后,更是多次论证,199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在此兴建长江中游最大的现代港口——阳逻深水港。1992年,武汉市政府决定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在此兴建“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着手推进阳逻港的建设。近百年的论证和规划,充分考虑了阳逻港的地理、人文、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保证了阳逻港航运中心乃至组装中心各种发展阶段的需要,减少了企业的试错成本,并避免了沿海部分地区的巨大沉没成本。
第三,拼盘即可完成产业升级。长期论证形成的阳逻港产业规划,预留了产业发展需要的充足发展腹地和地理空间,不像香港,在组装经济阶段,就因本地无处扩展而只有“走出去”;也预测了产业升级的利润空间,不像发达地区企业,当国际油价和汇率上升时,就被迫产业转移并付出较大代价。在阳逻港投资的企业固然也存在因产业升级而被淘汰的可能,但是在规划中填入相应的产业,就如同拼盘一样,既可完成产业升级转换,提高企业发展的预测性,也增加了企业投资利润率。
我仿佛可以看见 ,奋然崛起的阳逻新城未来将披上更加华美的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