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的龙舟赛

家乡区县: 贵州省余庆县

从地理位置上看,余庆处于黔中腹地,但自唐时起就深受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的影响。因此,关于龙舟赛的起源之说,目前在余庆有三个版本。

传说一: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依据是,《事物原始·端阳》中说:“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传说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交战,越王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传说之二: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春秋末期的吴国大夫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一个叫曹娥的驾舟去救,逆涛而上,为水所淹。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子胥和曹娥之状。

传说三:纪念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相传屈原因遭遇谗言不被重用,最后满怀遗恨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着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大多数余庆人倾向于纪念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这一说法。不过,人们更多地认为:通过声势浩大的竞赛龙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而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克尽神职,保佑一方风调雨顺,稼渔丰收。同时,也使人们自身秉赋龙性,像龙那样强悍矫健,进而怯邪弥难。龙舟赛是何时传入余庆的,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明清时代已有这一习俗活动。余庆传统的龙舟长20余米,宽1米。它由三根形直完整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龙头、龙颈由一根2米长的水柳木雕刻而成,上涂金、银、红、绿、白各色,犹如鳞片熠熠耀眼,一对龙眼炯炯有神,弯弯的比角,昂首向天,可谓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划龙舟由鼓头、锣手和水手组成,一般为25人左右。比赛包括祭龙仪式、游江、比快、抢鸭子、放河灯等内容。龙舟赛最引人注目的是抢鸭子。数只龙船在指定地点集中后,但见放鸭船上飞起一只鸭子钻人水中。各条船如箭离弦,竞相追逐,时而形成包围圈,时而各自为战,单独行动。抢鸭子不是件容易事。在放鸭子以前,先将鸭子头上的羽毛拔掉,撒上盐巴,鸭子被蜇痛,入水后便一头扎入水中潜游,增加了抢鸭子的难度。但选手们齐跃入水,几分钟后就有人将鸭子抓在手中,钻出水面,举过头项,岸上一片欢呼。观众用一阵阵鞭炮声向他们祝贺。

1984年,原国家体委决定将龙舟赛列为体育比赛项目,余庆的龙舟赛比赛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赛的程序减少,但赛前祭龙、赛后抢鸭子这两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过去,余庆的龙舟赛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规模不大。2003年,由县人民政府将其确定为全县的传统体育比赛项目,每两年一届,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

余庆的龙舟队实力较强,近年来经常代表遵义市参加全省性的比赛。2006年,在全省少数民族龙舟大赛中,我县获男子500米直道竞速第二名,男子800米直道竞速第三名;2007年,获多彩贵州龙舟大赛500米直道竞速第三名;2008年,我县男子龙舟队代表遵义市参加贵州省首届农民运动会,获800米直道竞速第一名;2010年,余庆县龙舟队代表遵义市参加贵州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勇夺小龙舟男子800米直道竞速、男女混合500米直道竞速银牌,男子250米和500米直道竞速铜牌。

贰货一个(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