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思南得益于古夜郎文明的滋润,形成了令人赞叹的独特文化。我们可以把思南文化通俗地归纳为“五花八门”。 先说说“五花”。
花脸壳。花脸壳即傩戏。傩戏在思南的历史源远流长,因有两千多年历史,主要剧目有《甘生赶考》等,具有浓烈的泥土芳香,风格幽默、诙谐、风趣,深受群众喜爱。
花灯。思南花灯,大致起源于唐宋之间。从老艺人的唱词中表现的历史特点来看,思南花灯风行于明代、清代,到清朝末年,因受外来戏剧文化的影响,已发展成为花灯戏——高台戏,这是花灯史上的一个大的飞跃。思南花灯被认为是唐朝留下360盏灯中的两盏,即茶灯和扇子灯。
花甜粑。花甜粑因其制作工艺独特,味道甜美而享誉四方。制作花甜粑时,把花放在里面,不管从什么地方切开,都有花的图案,堪称一绝。
花烛。花烛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其中以富丽堂皇的龙凤花烛为代表。原料取自虫蜡、棬油、竹子、灯草,制作程序繁复,有几十道工序。
花字牌。花字牌是将指拇大的硬纸壳,用毛笔在上面书写变形的大写数字,字体怪异而秀美,像鸟像虫,栩栩如生,既可用于娱乐,也可当作工艺品。
再说说“八门”。
文明之门——乌江。几千年来,乌江人在美如画廊的乌江山峡开凿了无数条古纤道,唱出了无数首船工号子,造出了无数艘抗击风浪的“歪屁股船”,形成了独特的乌江船文化。
儒学之门——府文庙。位于县城城北遵化门内,建于宋正和八年(1118年),坐西向东,正面临街。其建筑包括崇圣祠、大成殿、东西庑、戟门等。
理学之门——李渭。李渭是贵州明朝时期屈指可数的著名理学家,先后在四川、安徽、云南、应天府、广东任职。晚年卸职还乡后,在思南府城的中和山普济亭等处讲学传道,门徒众多。
教育之门——田秋。田秋是明代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他最大业绩是奏写《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使贵州获准开设科场。
佛教之门——华严寺。思南城有大小庙宇48座,现在保存完好的有华严寺、关帝庙、王爷庙等。其中以华严寺为代表的建筑,位于思南县思唐镇中和山上,背倚大岩关,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和谐之门——万寿宫。以万寿宫为代表,包括川主宫等建筑,是思南原住民与开拓黔南路的十大姓汉人,以及大量江西、四川、湖南等客商和移民相互融合、和谐相处的有力见证。万寿宫建筑群已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贾之门——安化街。安化街与和顺号是思南的文化标志之一。和顺号保存完好,是川盐入黔的历史见证。安化街以前有多家盐号,还有卢家码头、永祥寺、济江亭、古盐道石梯等,各种商船在此装卸货物,以盐商为主体,一派繁华景象。
人居之门——印子屋。“印子屋”即四合院。思南人喜欢住四合小院,依地形而建,里面有天井坝,有的庭院置假山、怪石、池水,每一个小院大门口都有一个非常讲究的龙门。有闺女的人家还专修一个绣花楼,书香门第之家还有藏书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