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安场古镇

家乡区县: 贵州省正安县

一、区划概况

古镇安场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13公里,地处东经107°14′-107°29′,北纬28°35′-28°44′,东面接格林镇,南接凤仪镇,西接瑞溪镇、碧丰乡,北接杨兴乡,东北角与道真县三江镇毗邻。自古以来就是重庆至遵义、贵阳、铜仁、思南、印江等地的古盐道驿站,历史悠久、商贸繁荣、群众文化极其丰富,乃是黔北三大商贸重镇之一,素有“小香港”、“小山城”之称。辖区面积135.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7890人,集镇面积1.2平方公里,集镇人口2.5万人,集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集镇建于平坝中央,四面溪水相伴,东有小黎溪、南有桥溪河、西有蚂蝗溪、北有凡溪河,平坝四面青山环绕,整个集镇有若船形,207省道从南至北横穿全境。

二、集镇面貌

宋元时期,安场的平坝一带,仍是大树参天,荆棘丛生,野兽横行的水杂巴地,人们便以日中为市的方式,在安场镇西北面火石坡(现安场镇贾家湾)的几间茅草房处,每十天进行一次交易,这是安场商贸的雏形。后经过百余年的繁衍开发,平坝一带人口耕地逐渐增多,人们便在现安场镇与贾家湾之间的干河沟南岸的岩扁一带,建有二十多家草房以每五天一次,进行商贸交易,现存土地庙和下烟房乃古商贸遗址。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商(主要是川商)的涌入,集镇规模逐渐增大,为安场商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安场集镇人口70%以上是外来人口。距今四百多年前,由于社会的发展需要,交易地便迁移到现在的安场地带,当时只有百来家民房,以二、五、八为场期进行交易,这乃是安场集镇的前身。

一九一二年以来,安场相继有安顺场、安四溪、巩盘镇、安场区、安场镇等名称。一九九二年撤区并乡,将原安场区的碧丰乡、青定乡、楠木乡、平安乡并入新的建制乡碧丰乡,而安场区的安常镇、光明乡、瑞濠乡、东坝乡、石井仡佬族苗族乡、前进乡、石峰乡、建政乡并入安场镇,一直沿袭至今。2003年,撤区并村后,安场镇村一级建制有安常居委会、光明村、瑞濠村、石峰村、前进村、兴庄村、自强村、东坝村、建政村、石井村等13个村居。其中,安场居委会是全镇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有两间县直属中学、两间完全小学座落其间;商贸市场、经贸市场增添着古镇的时代气息;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开辟出群众文化汇粹繁荣的新天地,所有这些,使古镇显得悠久而厚重,构成了黔北重镇的参考要素。

古镇建筑初时为草房居多,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砖木结构瓦房慢慢增多,时至中兴时期,多以风格各异的风火墙相隔建房,风火墙与屋脊的装饰做工精巧,以江西建筑工艺为数最多,尤以石门、石窗,窗框与石条和墙壁紧扣,窗花以石雕刻和生铁铸花装饰,大户人家则修建四合天井,俗称“印子屋”。随着商贸的不断繁荣和集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古镇先后进行过数次改造,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次,一次是民国三十六年间,集镇居民自发组织,拆掉凉厅,以拓宽路面。第二次是八十年代中期,政府投入,群众以资代劳,硬化街道路面。第三次是九十年代初,由于现有街面太狭窄,车辆通行困难,于是修建外环公路。老街、古镇、外环路,三位一体构成了今天的安场集镇。[NextPage]

卡布奇诺ヽ咖啡 路(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