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土家花灯

家乡区县: 贵州省思南县

思南土家花灯,是土家民间歌舞艺术,根据老艺人的追根溯源和唱词中表现的历史特

点来看,大致起源于唐、宋之间,风行于明、清,土家花灯中《盘灯歌》是这样唱的:“灯

从唐朝起,戏从唐朝生。王母娘娘眼睛痛,许下三百六十盏大红灯。

思南土家花灯是土家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容,

音乐轻快,

悦耳动听,

动作优美,

生动形象,

其表演者为一旦一丑,大多称为干哥与幺妹。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发展,现在的思南土家花灯不仅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歌舞艺术,

而且也上升到多人表演,且有故事情节、人物矛盾冲突的花灯戏,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

浓郁的乡土气息、

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

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

思南土家花灯表

演形式也多种多样,

最初是“二人转”。

明末清初已发展到了三人出场,

或一男二女,

叫“双

凤朝阳”,

或二男一女,

叫“双狮戏球”,也有的地方二男两女叫“双花灯”。思南土家花

灯内容丰富,

程式庞杂,

有传统的正灯,

如“盘灯”、

“开财门”、

“万事兴”、

“说春”、

“说十二花园姐妹”、“上香”、“打梁山”、“拜闹子”等

20

多种。

土家花灯舞蹈动作的主要特点是脚上动作没有四方步,而是小八字、大八字、

碎步、踮

步、自由步、擦步拐子脚等;手上动作有犀牛望月、鸳鸯戏水、飞蛾抬水、大鹏展翅、蜂子

朝王、天女散花、雪花盖顶、苏秦背剑、观音送莲、鲤鱼漂滩、双凤朝阳、猛虎下山、金鸡

独立等。

新中国成立后,思南土家花灯得到长足发展,

1958年土家老艺人田应喜等人创作的大型歌舞《社会主义好》参加全省文艺调演,博得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同年,土家族演

员许朝珍、伍付英出席在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代表大会,获国务院授予的奖旗一面,许、

伍两人还同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并被刊载在《人民画报》封面。

1993年,思南县

许家坝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花灯艺术之乡”。

2006年,思南县的花灯戏作为传统戏剧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思

南正全力打造和申报全国“土家花灯之乡”品牌。

w3tq(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