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场——主要商业

家乡区县: 贵州省正安县

正安人民有史以来都吃川盐,也就是史称的綦岸盐,月额三千一百担,从石磕镇起,悉用人力肩挑背驮,行经桐梓县的芭蕉坝、湾塘到安场集中,在安场分上栈下栈销售,上栈销湄潭、凤冈两县所属的永兴、马头山、两路口、偏习水等地;下栈销道真、正安两县全境。

因为食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商品,所以官商座贾都把经营食盐视为发家致富的热门生意。清光绪至民国初年,外商就云集安场,设立“宝兴隆”、“义益号”、“天全美”、“大生美”四家字号,专门经营食盐。民国建立后,安场四个盐号宣告收庄,由商人自由贩运。民国四年,正安盐业复由川人在安场设立的“兴古行”经营,同年,护国军兴,盐税改由厘金局征收,听人运销,于是,从四川来安场设立盐店者达二十多家。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中央统一全国盐务,采取官督商营的办法,规定正安县在四川省石磕镇购盐,计口售食,每人每日按三钱供应,并规定盐价由盐务机关核定公布,,同时,只限于认地销售。此法初行,规定甚严,仍有走私侵销之事,加之生产落后,民众经济拮据,而且又是按口计食,户口统计不够准确,特别是商人故弄玄虚,操纵市场,囤积居奇,致使老百姓有的吃“吊吊盐”,有的吃“涮涮盐”,有的吃“杵杵盐”,有的不吃盐。民国二十八年,正安县取缔售盐小贩,统一由县合作社供给运销联合办事处承办经营,向民众供应,并在安场设立“盐务运销分局”承办盐务,统一规划正安、凤冈两县的盐务供销事宜。售盐小贩由盐务分局发给营业许可证、公告牌、购盐折,交纳保证金后,凭购盐折向盐务分局申请出盐担数,运到认地销售。当时,志成堆栈、六合居、合力商行等商号亦经营食盐。

民国三十六年,安场“盐务运销分局”撤销,当时政府对食盐的经营采取招标的办法,商人中标后,仍从四川石磕镇趸进,再批发给盐贩零售。政府所谓的招标,实际上是官商勾结,鱼肉人民的面纱。解放前夕,国民党的钞票已成废纸,城乡交易,借贷还贷,礼尚往来等都以盐为主,当时,食盐起着货币流通的作用。正安食盐的销量,据民国三十年统计,全县(当时正安道真未分治)月销三千担,年销三万七千二百担,而安场月销食盐达500多担,年销食盐达7000担。

解放前,全县种棉的农民很少,产量不多,在棉布生产方面,虽有五十多台织布机可织布供应市场,但因是土纺土织,质量和数量均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穿衣制被的需要,人民需用的棉布大都仰赖于川布和印江布。民国二十六年后抗日战争暴发后,物资缺乏,布匹日减,布价日高,城乡民众衣不遮体。当时,安场富商高隐达、郑代安等集资筹建“裕安工厂”,设织布机二十余台,购纱编织棉布,力图解决棉布自给。为了提高弹、纺、织、染的质量,还挑选青年徒工二十余人赴重庆学习技术,意在振兴正安编织业。衣为民众生活四大必需之一,县内不出棉,又不能织布自给,民众需布的来源,先是商人从四川贩进。当时,以四川省璧山产的“六二窄布”(每匹长六丈二尺),南川县产的五二窄布和风门布为大宗。随之贩进本省印江、思南等地产的土窄布,其质量和规格虽不及川布,但比较省钱,亦受群众欢迎。民国二十一年前后,全县始有湖南、四川产的阴丹布、哔叽呢、卡叽布,自贡呢、花色布等。四十年代,广西产的广灰布在市场出现。至解放前夕,安场经营窄布的商家发展到100人左右,每年销售绵布约在1000挑以上。

油桐生产。县境内出产油桐,自唐代已有1200多年历史,油桐籽榨取桐油,主要用于照明和漆刷木制品,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用途更为广泛,在国内国际市场畅销。民国时期,全县常年产油桐籽350万公斤,而安场则是全县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清道光十九年,正安州人曾昌德在安场街上开办友恒号桐烟房,生产桐烟,其后相继有霍姓烟房、曹姓烟房、张家烟房、刘家烟房,均用桐油作原料生产桐烟,销上海制墨厂和染料厂家。至20世纪40年代因战乱,各桐烟厂停办。50年代,上海老商号胡开文制墨厂资方代理人曹沪生到安场租赁张家旧烟房,雇请烟师生产烟灰,至1956年4月停办。上个世纪70-90年代末期,由于新资源的出现,桐油价格一再下滑,农民种植桐树的收入越来越少,因此,桐树被大量砍伐,油桐产出越来越少,所具有的油桐生产优势不复存在。新世纪之初,油桐的利用价值有新发现,其价格得到回升,群众种植油桐的积极性有所增加。2003年,时有安场人彭远强建油桐加工厂,年生产桐油700余吨。

山丝黄丝是当时全县外销商品的大宗,年产量最高达3000挑,合计销售收入达200多万元法币,而安场作为正安的最大商贸集市,年销售量在100万元左右。

畜牧业是安场传统产业,一直以来在国民生产中占有极大比重,畜牧市场极为繁荣,建有专门的牛市、猪市,年销售额在数百万元左右。上世纪80年代,川人李长富到安场建长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牛肉干系列产品,是一家集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民营企业,其产品在全国38个大中城市建有营销网络,年生产牛肉干2000余吨,产值达5000万元,销售收入4500万元,利税200万元,从业人员400余人。[NextPage]

卡布奇诺ヽ咖啡 路(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