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贵州实施西线旅游战略的黄金通道和黔西南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交通枢纽,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奇特的地貌,形成了绚丽多彩、气象万千的人文、自然风景名胜资
源。 在自然风景名胜资源方面,由于兴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属低纬度高原性中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表现为“谷地干热、高山凉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县境内山川秀丽,风景怡人。以放马坪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绵延119平方公里的风景名胜资源,星罗棋布,数不胜数;有巍峨绵延的“百里青龙”、广袤辽阔的放马坪草场;有奇、绝、秀、幽的高原玉带“麻沙河”,雄、险、奇、峻绝天下的“清水河景区”;还有鲤鱼湖的风情万种,真武山的空灵俊秀,大野场的古朴神秘以及那神奇梦幻般的溶岩洞群风光等,让人叹为大自然之“观止”。它们集原始古朴、浓郁深厚、惊险秀丽、幽深奇峻为一体,但又各具特色,各显奇异,引人入胜。
放马坪草场景区
位于兴仁南面,距县城24公里,风光旖旎,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贵州高原上少有的高原台地,素有"高原塞外"之称。放马坪总面积28490亩,其中天然草场21000亩,天然林7490亩。放马坪草场目前已养有上千只羊、牛,呈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透露着无尽的生命与活力,让人领略诗的意境、画的绚烂。 东湖生态观光旅游园景区:位于兴仁县城东郊,在省道214线与顶兴公路之间,距城东新区振兴大道1公里。东湖湖区由4个大小湖泊组成,呈七星状,总积水面积3平方公里,总蓄水量80万立方,平均水深4米,深水区达12米。湖水四季清澈,水量均衡。湖区四周青山环抱,林木葱郁,山水相映成趣。
鲤鱼湖景区
位于兴仁县屯脚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景区主体大坝系蓄水工程,集雨面积10.07平方公里。湖面面积为777亩,总库容408万立方米。湖中鱼类繁多,莲藻丰茂,湖水湛蓝深邃,湖区丘陵缓平,松杉挺拔,林深叶茂,葱茏苍郁,四周群山环抱,山环水、水映山可谓尽得山水之妙,使湖区静谧而恬淡。若荡舟湖上,湖光山色让人沉醉。
真武山公园
位于县城西南隅。据《兴仁县志》记载,真武山又名翠屏山,民国时期就是县城八景之一,有"红叶耸翠"之称。1997年兴仁县委、县政府为健全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把重建真武山公园列上议事日程。1999年完成了真武楼、登山石阶、公园门厅、游泳池、獐戏水池、叠泉、壁泉、盆景园、荷枫水榭、榕荫小憩、百鸟园、金蟾护井、大雄宝殿等,使一座玲珑奇巧、生趣盎然的仿古园林在黔西南大地上俏然兀立,独领风骚。
三家寨道堂:地外县境内"百里青龙"至"马堡树峡谷"景区的必经道上,坐落在林木葱郁、环境清幽的三家寨回族村寨之中,是统领十二万伊斯兰教徒的圣地。媾庄严、肃穆的古典建筑群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省内外观光人士和海外游客,许多人曾为之题诗题词,有中国科学院杨冠雄教授题的"黔西南一胜境"和省政协常委、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省九三学社顾问冯沛题的"道传三家寨、国爱一中华"等。
人文景观
在人文景观资源方面,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光辉灿烂,韵味隽永的文化遗产。我县是少
数民族聚居地,各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有记录我国古代先民们在新、旧石器时代的活动,又为我们探究古夜朗文化提供宝贵线索的交乐汉墓群;有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我们研究伊斯兰教的传入,发展及变迁提供依据的三家寨道堂;还有金碧辉煌的佛教圣地——大雄宝殿;明代遗址马乃兵营和安逸土司,古建奇观东岳庙、陈氏庄园、省级文保单位寿福寺等都显示了兴仁悠久的文化积淀和深厚的历史底蕴。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