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6年,明朝改称“沈阳路”为“沈阳中卫”。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了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
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
1657年, 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
1911年,辛亥革命后,沈阳成为奉系军阀统治的首府。
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1月1日在区界内建立沈阳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8年)11月20日,沈阳区与沈河区合并,定名为沈河区。
1952年2月,沈阳市进行调整时,将原南市区,北市区,北关区3个区10个公社(街道)划入沈河区。
2000年,沈河区辖16个街道。
2001年,沈河区辖16个街道:一经街道、二经街道、大西街道、小西街道、大南街道、小南街道、滨河街道、万莲街道、中街街道、正阳街道、惠工街道、朱剪炉街道、文化路街道、风雨坛街道、山东庙街道、新北站街道。
2005年1月17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同意沈河区将原16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0个街道办事处,并对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区域进行调整。同日,沈河区召开街道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将原有16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0个,分别是:新北站、朱剪炉、皇城、大西、山东庙、风雨坛、滨河、万莲、大南、五里河10个街道办事处。
2010年2月,沈阳实行新的区划调整,将东三环以西,浑河以南 ,沈吉铁路以北的原东陵区城区部分划归沈河区,至此,沈河区辖区面积增加到58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街道,124个社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