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乐器“公嫲吹”

家乡区县: 福建省新罗区

公嫲吹是流行于福建省长汀县的一种汉族古乐,在客家话中,嫲就是母,代表雌性,与公相对应。据考证,“公嫲吹”起源于明代,是公吹和嫲吹的组合,两人对吹,通过乐器表演,模仿男女生产生活的情景,歌唱夫妇携手到老的生活。在汉族民间,“公嫲吹”多用在红白喜事中,曲子演奏起来可欢快,也可哀怨。

特色

长汀鼓乐班多以吹唢呐为主,“公嫲吹”是流行于长汀汉族民间的一种古老乐曲,客家话中,嫲就是母,代表雌性,与公相对应。据考证,“公嫲吹”起源于明代,是公吹与嫲吹的组合,两人对吹,通过唢呐演奏,模仿男女生产生活的情景,歌唱夫妇白头到老的甜蜜生活。公嫲吹是一首著名的长汀汉族民间器乐曲。它是以演奏乐器中其中二件乐器“公吹”和“嫲吹”命名的。乐器形似唢呐,但比唢呐长三倍左右。“公吹”音色低沉,浑厚,音域宽广;“嫲吹”音色柔和,圆润,清亮。“公吹”和“嫲吹”之间的关系是纯五度的复调关系。演奏中以“公吹”和“嫲吹”为主要乐器,配以二胡、扬琴、三弦、中胡、大堂鼓、大堂锣、小锣、闹钹等乐器。“公嫲吹”曲调扣人心弦,振憾人心。时而旋律舒展优扬,似一对老夫妻在回忆过去的美好岁月;时而交替吹奏,互问互答,象这对老夫妻在倾诉各自的心声;时而缓慢低沉,缓缓吹来,象这对老夫妻在抚摸自己的白发,叹息岁月的无情;突然乐器齐鸣,震人魂魄,分明是相依相伴几十年的亲人突然去世后悲愤交加、撕心裂肺的哭声;转而鸣咽声声……。

根据文化部门的整理,还在流传的“公嫲吹”乐曲曲式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初段用传统的“高山流水”曲牌,中段自由套用地方小调,后段将初段缩减并略作变化反复后结束全曲。“公吹”的旋律称为“雄句”,“嫲吹”则称为“雌句”。“公”“嫲”乐句互相衔接,“公吹”音色甘美酣畅、浑厚、音域宽广,“嫲吹”音色柔和、圆润、清亮,富有田园风味。在正式演奏“公嫲吹”时,往往以“十番音乐”为衬托,即大锣、大鼓、二胡、笛子、三弦等10种乐器为“公嫲吹”的衬托,气势雄壮,场面壮观。

 

http://wm23.cn/Khunqian能力秀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19456274.html梧桐子主页

http://blog.sina.com.cn/u/1830019662 个人博客

http://www.wm23.com/wiki/uc/89015.htm 词条主页

Khunqian(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