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留在历史的戚家汪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宝应县

在繁华的宝应城中心,有一座闻名遐迩的纵棹园.此园不大,南西北三面环水,自园外观之,但见翠松隐阁,林亭倒映,青荷飘香,杨柳婆娑,一切显得那么清新自然,赏心悦目.尤令人流连忘返的是那满池的清香碧荷。每至盛夏,田田荷叶,随风送爽,千万朵挺挺芙蓉,摇曳吐芳……游者追风逐凉,纵棹泛舟,笑语喧阗,穿渠人涧,其乐融融;沿荷塘柳岸,草虫低鸣,蛙声起伏,宛如置身乡间原野。园中游廊曲径,拱桥卧波,青藤萦绕,浓荫蔽日,垂柳依依,无不绐人以清新宁静之感.举目回顾,只觉山不高而嶙峋,水不阔而清澈,亭不古却别致,鱼不多却悠然。它集北方名胜的典雅和南方园林的清秀于一身,别具一格。
此园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其时翰林侍读学士乔莱,不满仕途污浊,毅然弃官还乡,在此辟地治园,潜心读书,吟诗作画。他常与客人划船园中,沏茶焚香,纵情放怀,侃侃论谈。时而抚掌高歌,即兴吟诵,时而“琴弈觞咏,陶然竟日。”
可是纵棹园之水面过去叫戚家汪。据《康熙宝应县志》记载,建园之前这里芦苇丛生,塘边住一戚家。有一天,戚家公子新婚大喜,贺客进进出出,热闹非凡。新郎送客归来,途经塘边,不慎失足落水身亡。新娘闻知,悲痛不已,书诗于帛道:
画虎虽成未点斑,百年夫妇一宵难,
欢声未已哀声动,贺客才临吊客参,
孔雀屏前灯隐隐,鸳鸯枕上泪潸潸,
从来未识儿夫面,空惹虚名到世间。
书罢,戚妇亦投水殉节。由此,戚家汪与戚家妇的故事流传于今。后来乾隆帝下江南途经宝应,有咏戚家妇诗云:
未睹妇面继夫亡,非此寻常烈女行。
白发尚且贪晚景,青春岂肯弃红妆。
魂游地府乾坤大,骨葬山头草木香。
朕泪从未轻易落,只为千秋立纲常。

堇色安年(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